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814政治学原理与公共管理学之政治学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情感
【答案】政治情感是指社会成员以政治认知为基础,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社会成员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客体的好恶之感、爱憎之感、美丑之感、亲疏之感、信疑之感等心理反应的统称。
2. 法西斯国家
【答案】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法西斯统治的出现,是资产阶级己经不能用国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旧方法来实行统治,因而不得不在对内政策上采用恐怖的管理方法的表现,是由于资产阶级冉也不能在和平的对外政策的基础上找到摆脱现状的出路,因而不得不采用战争政策的表现。如20世纪20, 3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法西斯国家的特征:
①法西斯国家的形成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育不充分,独裁专制统治体制在不同程度保留,垄断资产阶级与封建主残余政治军事势力相结合,因此具有顺利采用独裁专制体制所需的天然的土壤;
②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法西斯国家以“种族优越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等作为政治统治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特征,宣扬“生存空间”理论;
③经济生活: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军事化;
④政治生活:实行法西斯的寡头统治:
⑤对外关系:奉行疯狂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3. 政治行为
【答案】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指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政治行为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政治行为的性质、主体、方向和方式。
①政治行为的性质受着政治关系性质及其内在矛盾的支配和作用,在阶级社会中,政治行为一般具有阶级性,受着阶级利益的影响和支配;
②政治行为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阶级、阶层、民族、各种政治组织、集团及集体等,只要他们进行政治活动,都可以成为政治行为的主体;
③政治行为具有特定的方向,其方向是政治行为主体的行为动机与该行为实行的客观环境的统一,因此,政治行为的方向既含有人们的主观动机,又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
④政治行为的方式即政治行为模式,它是社会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复杂构成。
4. 政治管理
【答案】政治管理的本质是政治权力主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作为政治权力主体的行为,出发点在于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政治管理以协调纵向和横向的社会利益矛盾,规范各种各样的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解决政治权力制约关系中的矛盾性。同时,政治管理以实现不同意义上的社会共同利益,来实现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从而保持和保证政治权力制约关系的同一性。
5. 国体和政体
【答案】(1)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内容。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决定因素,国体必须通过一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2)政体,也被称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些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体类型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两个:
①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的多少;
②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的产生方式和任职期限。从这两个标准出发,国家政体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两大类。
6. 政治哲学
【答案】研究社会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研究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是政治学与哲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中介环节。主要的方法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从历史或哲学的层面上解读政治观念,探讨政治生活的目标、精神、真理等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在传统的政治哲学研究中,民主、正义、平等、自由等政治价值和相应的政体设计一直是其研究重点。
7. 利益关系
【答案】利益关系是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利益关系包括利益主体之间两个方面的利益联系:
①个人与个人之问、同一层次的社会群体之问乃至社会与社会之问的利益联系,即同一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问的利益联系。
②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小同层次的社会群体利益之间,以及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联系,即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8. 两党制的基本特征。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对峙制”。它主要是指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由于两大政党往往势均力敌,在竞选过程中激烈角逐、你争我夺,而且在竞选以后,执政党和在野党也相互对峙,不断攻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竞争制”或“两党对峙制”。两党制的基本特征包括:
(1)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事实上,在实行两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除了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以外,往往还存在着其他若干小党,不过,由于其政治力量弱小,因而不可能作为主要政党单独执政,而只能以其他方式和途径影响政府决策和社会政治生活。
(2)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
资产阶级两党小仅代表了不同的资本集团,而且常常以其政策上的差异代表着统治人民的“两手办法”。因此,所谓两党轮流执政,不过是统治的两手办法的交替使用。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又是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的手段。人们在两大政党之间作出的选择,不过是选择资产阶级的不同统治手段,而并不能触动资本统治的本质。
9. 政治权利
【答案】政治权利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政治权利的内容是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形式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政治权利法定范围内的自主性。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个人政治权利和集体政治权利。
10.政治科学
【答案】政治科学是指运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方法对一切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进行的经验研究,它注重对于实际政治状况的客观描述和阐释。政治科学的内容包括对政治生活的事实性判断和描述,对某种政治现象的因果分析,对政治概念和命题与政治事实之间的逻辑联系的分析。
二、简答题
11.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
【答案】(1)政治改革的目标
政治改革是一种自觉的政治变革活动。为了明确前进方向,稳步而有序地推动改革进程,政治改革的领导者通常会确定改革所要完成的仟务和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政治改革的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政治改革的目标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对各种形式的政治改革加以概括,其目标设计总的说来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调整政治结构。
政治改革之所以要进行,根本上是为了变革政治上层建筑中那些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