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内部复习题1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观察?
【答案】在观察事物时,要注意抓特征,这也是新闻报道所要求的。报道中揭示出事物的特点,才能区别其他事物。孤立地看一个事物,不易抓住特征,这需要把同类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观千剑而后识器”。在比较中观察,在观察中比较,“比比看看,高低自见”,特点也跟着比出来了。
(1)纵横比较
在观察事物时,要有意识地进行比较。可以做纵的比较,即时间顺序的比较,历史的比较。还可以做横的比较:①这个人同那个人比; ②这件事同那件事比; ③这个单位同那个单位比; ④这个地区同那个地区比; ⑤中国同外国比。通过纵横比较,连贯起来思索和观察,特点和差别就可以找出来。
(2)要注意可比性
比较要有可比条件,把条件大体相同的同类事物放在一起比。如果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放在一起比,就得不出正确的结沦; 把条件相差太悬殊的两件事放在一起比,虽是同类事物,但说服力也不强。
2. 怎样认识知识修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答案】在当前,记者具有较好的知识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能提高采访活动效率
记者是社会活动家,社会接触面极为广泛,若是具有较好的知识修养,就便于同社会各阶层人士接触、交谈,有利于采访活动效率的提高。若是知识贫乏,采访对象所从事的行业、专业的“ABC ”知识及基本情况也全然不知,那么,对方心理上就会出现轻视记者的反应,就会削弱接触、交谈兴趣与热情,采访活动效率就会受挫。
(2)能满足受众求知心理
相比较以往年代的受众,如今的读者看报纸、听众听广播、观众看电视,不仅要满足新闻欲,也要满足知识欲。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广播、电视等是人民的教科书,记者是党和人民聘请的“教师”,因此,要较好地输出“一滴水’夕,理应先得积累“一桶水”。
(3)能加强采访写作综合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知识是万髓的“力”,知识与能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并能促使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一定的知识修养,是记者采访写作综合能力提高的基础和重要因素,采访中对新闻事实的感知力、判断力、写作时引经据典的敏捷性等,都离不开知识修养。反之,记者在识别新闻时就可能成为“睁眼瞎”。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