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0岁,因“上腹部胀痛1个月余”来诊。查体:腹部膨隆,肝肋下2~3cm,脾肋下4cm,肝、脾区轻压痛,移动性浊音(-)。腹部B型超声和腹部CT均提示肝、脾巨大囊肿。行脾切除及肝囊肿剥离术,术中见脾下极有一囊肿,表面光滑,肝右叶后方有1包块,周围与膈肌、横结肠粘连较重。肝内吸出黄白色胶泥样物约350ml,脾内吸出淡黄色清亮液体约200ml。镜检:囊肿含角质层及生发层结构,并可见原头蚴,内有吸盘及头钩,肝囊肿壁可见钙化,坏死;脾囊肿壁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嗜酸粒细胞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囊肿周围脾组织萎缩。病理诊断为:肝、脾包虫病。人感染包虫病的途径是() A.经血道传播。 经淋巴传播。 虫卵污染食物和水,经口感染。 经皮感染。 呼吸道传播。
正常人1次射精量为() 1~2ml。 2~3ml。 3~4ml。 3~5ml。 4~5ml。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主要由于()。 支气管腺体肥大增生、上皮杯状细胞增多。 支气管壁因炎症而遭破坏。 肺组织高度纤维化。 细支气管壁及肺泡间隔破坏、弹性减弱。 急、慢性细支气管炎。
男性不育症患者,活动不良或无活动精子至少应大于() 20%。 30%。 40%。 50%。 60%。
半夏泻心汤所治心下痞是由何因所()。 太阳病误下。 少阳病误下。 阳明病下之过早。 阳明病应下失下。 太阳病大下后,复发汗。
肺气肿是指病变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