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答案】(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2)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2. 自由

【答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状态。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在必然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J 傀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 金融资本

【答案】金融资本是指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随着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发展,银行资本由集中走向垄断,工业垄断资本对银行的依赖增强,大银行同大企业的金融联系更加密切,形成了固定的关系。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4. 经济基础

【答案】经济基础是一个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名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是指

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5. 交换价值

【答案】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 资本

【答案】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具有不同的形式。主要表现在:

(1)按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按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3)按资本所处的领域不同,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等。

二、简答题

7. 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案】(1)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对于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把握中国梦的内涵,找到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有效的途径。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 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一一实践才能达到。实现中国梦找到了正确的途径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中国梦。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同时,改造客观世界能达到的水平,也跟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密切相关。实现中国梦,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做准备,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条件。

(3)中国梦的实现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道路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只有我们人人从自己做起,又能紧密团结,万众

一心,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才能实现。作为一个青年学生,我们要树立人生目标,并努力奋斗实现它,这样人生才有价值,才能为中华民族民主、富强的伟大梦想添砖加瓦!

8. 怎样理解物质生产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物质生产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1)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本身也有一个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是一种不断进化的活动状态。正是这种不断进化和正在形成中的劳动,产生了“正在形成中的人”,成为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开端。

制造工具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劳动成为“人猿相揖别”的根本标志,在劳动中,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2)劳动实践创造了主观世界

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主观世界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劳动实践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劳动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活动。在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主观世界,创造了属人世界和对象世界的一切关系和存在。

主体的人所具有的对象性活动,使世界二重化,即: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②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这些分化与统一的基础都在于人类实践活动。劳动实践创造了主观世界。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主观世界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劳动实践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3)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就是被人的劳动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意志和目的的印记的自然。在人类实践活动之前,整个世界并没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之分。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造成的。

(4)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人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没有劳动实践,既没有“人化自然”的存在,更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在劳动实践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

9. 简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答案】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形态。

①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通过价格、供求、工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