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华大学成都学院(联合办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读本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少陵野老”是指_____

【答案】杜甫

【解析】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少陵,取自少陵原,是西安地名,萧选注杜甫曾在这里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杜甫的《哀江头》曾写道“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

2. 自汉代,我国著名医书有《_____》、《金匿要略》、《脉经》、《千金方》。

【答案】伤寒杂病论

【解析】张仲景(约公元150年一219年),名机,南阳人,因当时伤寒流行,死亡者很多,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即今《伤寒论》和《金医要略》两部分。

3. 南宋理学大师_____创立的讲会制度,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理学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答案】朱熹

【解析】书院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宋明理学分作不同学派,书院中的“讲会”,就是不同学派的学术论争。这种讲会制度,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理学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4. 提出“知行合一”主张的是明代思想家_____。

【答案】王阳明

【解析】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即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知”表现于“行”,而不“行”就是不“知”。这便是“知行合一”。一个人如能不断发掘和表现良知,就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达于至道。

5. 中国古代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始于_____代。

【答案】隋

【解析】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以选拔人才。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一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因

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

6. 成语“韦编三绝”中的“韦”是指连接竹简用的_____。

【答案】牛皮绳

【解析】在甲骨文里,“册”的象形字,就是把许多竹片连接起来。连接竹片的材料,主要是麻绳和牛皮绳。用牛皮绳连接的就称为“韦编”,所以成语有“韦编三绝”。

7. 基督教的三个教派是新教、天主教和_____。

【答案】东正教

【解析】罗马帝国的东西两部分分裂后,基督教也于公元1054年分裂为两派: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和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16世纪,德国农民思想家闵采尔掀起了反教会的农民斗争。在这一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下,代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基督教新教应运而生。

8. 京剧四大名旦有梅兰芳、程砚秋、_____、荀慧生。

【答案】尚小云

【解析】中国戏曲在表演风格上分成京、海两大流派。通过南北交流,竞相发展,形成了五花八门的京剧流派,出现了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四小名旦”。

9. 在科举考试中,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_____中都考取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

【答案】殿试

【解析】乡试及格者都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取中后,通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一甲第一名为状元。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10.《三国演义》巾的三个突出人物被称为“三奇”“三绝”,其中“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是_____。

【答案】关羽

【解析】《三国演义》“三绝”:奸绝:曹操; 智绝:诸葛亮; 义绝:关羽。“三奇”是说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11.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_____。

【答案】杭州

【解析】大运河由隋场帝于大业元年修建,至大业六年完成,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北从荣阳过黄河,经临清直达北京; 南面则向东开掘,到淮阴后折而向南,由扬州过长江,从江南的镇江经苏州到达杭州终点,全长二千四百余公里。

12.唐朝时_____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答案】鉴真

【解析】扬州大明寺僧人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排除一切险阻,六次冒死东渡,终于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东渡成功,并且在日本弘扬律宗,为中日文化交流写下光辉的一页,他自己也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

13.天主教的各级神职人员中,_____有选举和被选举为教皇的权利,他们通常被称为红衣大主教。

【答案】枢机主教

【解析】天主教的组织十分严密,神职人员主要有枢机主教、首席主教、总主教、神甫、修上和修女。枢机主教即通常所说的红衣大主教,他们由教皇任命,有选举和被选举为教皇的权利,一般都担任罗马教廷和各国教会的重要职务; 首席主教,各国天主教会的首脑; 总主教,负责一个教省的主教; 神甫(也称神父),在基层教堂工作,直接管理教徒:修士和修女则是终身为教会服务的传教人员。

14.在中国,举行饮菊花酒、登高眺远、插戴茱英的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答案】重阳节

【解析】占人以九为阳数的代表,二九相遇,故名“重阳节”。其风俗来由源于道教记载,据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中曾有对重阳节的记载。

15.衡阳之所以被称为衡阳,是因为它位于衡山的_____。

【答案】南面。

【解析】中国传统的地理观念中,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衡阳因位于衡山南面而得名。

16.提倡“唯才是举”,颁布“求贤令”的是汉魏六朝时期的_____。

【答案】曹操

【解析】汉代选拔人才实行“察举”和“征辟”制,但是这些制度很快就暴露出它的弊端。首先是被选的范围有限,都为官僚和富豪子弟; 其次是以财产为入选标准,因此所选人才未必都是贤才,以则富钻营者大有人在。曹操看到了这种弊端,提倡“唯才是举”,并直接颁布了“求贤令”,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推荐、任用,这种用人制度也被后世所提倡和学习。

17.京剧中,生旦净丑中的净又称为_____。

【答案】花脸。

【解析】净,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面部化妆勾画脸谱,演唱时运用宽音和假音,表演动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气度和声势。“净”又可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