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方法() A、日常巡视。 B、专题工地会议。 C、监理例会。 D、安全检查。 E、监理报告。
患者,女性,31岁。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目前为术后第10天,T管引流液每日200ml左右。无腹胀、腹痛,手术切口已拆线。体检示:皮肤及巩膜黄疸逐渐消退,体温36.5℃,脉搏80次/分钟,血压105/60mmHg。拔除T管前应试行夹管(). A.12小时。 24小时。 2~3天。 4~5天。 7天。
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预热后应选用()进行定位。 A、0.1mol/L的标准酸溶液定位。 B、0.1mol/L的标准碱溶液定位。 C、用pH为6.86的缓冲溶液定位。 D、用至少2个标准缓冲溶液定位。
患者,男性,35岁。在全麻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腹腔放置引流管。术毕返回病房,神志清醒。体检示:脉搏95次/分钟,血压125/70mmHg,腹腔引流液100ml。回病房1小时后腹腔引流液为210ml,呈血性;脉搏110次/分钟,血压105/65mmHg,唇稍干燥。此时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立即报告医师。 记录引流量和色。 监测体温变化。 妥善固定引流管。 观察呼吸变化。
患者,男性,35岁。在全麻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腹腔放置引流管。术毕返回病房,神志清醒。体检示:脉搏95次/分钟,血压125/70mmHg,腹腔引流液100ml。回病房1小时后腹腔引流液为210ml,呈血性;脉搏110次/分钟,血压105/65mmHg,唇稍干燥。根据该患者的病情,应疑为(). A.胆道出血。 腹腔内出血。 胆瘘。 呼吸困难。 消化道出血。
患者,女性,31岁。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目前为术后第10天,T管引流液每日200ml左右。无腹胀、腹痛,手术切口已拆线。体检示:皮肤及巩膜黄疸逐渐消退,体温36.5℃,脉搏80次/分钟,血压105/60mmHg。根据患者术后时间及病情,可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