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进水水质变化对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的影响

关键词:脱氮除磷;VFAs;A2/O工艺;沉砂池;乙酸;丙酸

  摘要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由于具有同时去除 C、N、P 且处理成本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该技术存在基质竞争问题,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污水处理的效果极易出现不良现象,即脱氮效果好时除磷效果较差,而除磷效果好时脱氮效果较差。因此为了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研究基质对微生物各功能种群之间竞争生长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本课题从碳源有机物(主要为VFAs)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过程中进水水质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进水水质对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机制,为未来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及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对北京市5家污水处理厂不同工艺的不同阶段进水和好氧段出水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调研结果表明:进水VFAs含量和VFAs/COD均对出水水质影响较大。进水VFAs含量高对污水中C、N、P的去除均比较有利,但要结合VFAs/COD来确定进水中合适的VFAs含量。因此,我们在考察进水水质时,不能仅考虑VFAs含量,还要考虑VFAs/COD进行综合研究。实际污水的进水中不会含有太高的VFAs,有时可能会很低。因此,为了提高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可在满足工艺进水要求的基础上缩短工艺预处理部分的流程,减少对工艺进水中VFAs的影响;也可向进水中投加VFAs。 其次,进行了A2/O工艺模拟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厌氧为1.5h、缺氧为1h、好氧为7h时,工艺对C、N、P的去除达到了较好效果。 最后,进行了乙酸、丙酸对A2/O工艺厌氧释磷和进水乙酸/丙酸对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中缺乏VFAs的时候,可适当添加乙酸来弥补工艺中VFAs含量的不足,也可以添加混合挥发性脂肪酸来弥补。但VFAs的加入要通过乙酸/VFAs、丙酸/乙酸和VFAs/COD综合确定。从而使系统在不会严重酸化的情况下,A2/O工艺的厌氧部分得到较多磷的释放,缺氧部分反硝化效果最好以及不会增加太多的有机负荷造成好氧段反硝化微生物的负担。 可见,本课题对A2/O工艺参数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为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