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大清报律
【答案】《大清报律》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闻法,颁布于1908年3月14日。《大清报律》的主要内容是:①确定了开办报馆、发行报纸,须呈报备案并缴纳保押费的制度; ②规定了报纸发行人、编辑人及印刷人的任职资格; ③规定了各类报纸于发行前须送交官署接受“查核”的制度; ④规定了报纸失实报道的处理办法; ⑤规定了报道司法新闻、外交新闻、军事新闻及“谕旨章奏”的管理办法; ⑥规定了报纸禁止刊载的内容; ⑦规定了报刊发行人和编辑人的职业道德守则; ⑧规定了报纸相关作品版权的保护办法; ⑨规定了违犯本律的具体罚则。《大清报律》同旧法制相比,具有了更多的资产阶级法律的色彩,具有明显进步的意义。但就其本质而言,其精神实质仍然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它旨在控制言论,而并不是为了赋予人民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
2. 新闻要素
【答案】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谁)、What (什么)、When (时问)、Where (地点)、Why (原因),都以W 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个Wo
3. 京报
【答案】京报,又称“邸抄”、“除目”、“朝报”,因16世纪中叶,明朝统治者开始允许民间设报房翻印邸报出售,此类报房多设在北京,因而统称“京报”。京报虽然表面上挂的是民办招牌,实际上,这种在专制政府监督下出版的报纸,其报道内容基本上和邸报相似,仍然无法摆脱封建统治者的控制。
4. 舆论导向
【答案】舆论导向是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倾向。舆论导向直接影响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以及党和人民的祸福,因而是新闻工作中一个需要高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原则性问题。能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检验新闻工作党性的重要标尺。
5. 素质
【答案】素质,通常是指构成一个人的基本品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包括思想、道德、品格、知识、气质、能力等。它是在先天生理、心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锻炼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人的素质是人的能力的基础,也是人从事或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力量,所以马克思称其为“人的本质力量,,。对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从业人员来说,‘高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修养三个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