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理工大学数据结构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应用题

1. 试叙述动态存储分配伙伴系统的基本思想,它和边界标识法不同点是什么?

【答案】(1)动态存储分配伙伴系统的基本思想

在伙伴系统中,无论占用块或空闲块,其大小均为(k 为大于等于0的正整数)。若内存容

量为

则空闲块大小只能是

由同一大块分裂而得的两个小块互称“伙伴空

(若

如内存大小为

间”或

的块分裂成两个大小为的块。只有两个“伙伴空间”才能合并成一个大(若

(2)和边界标识法的不同

边界标识法在每块的首尾均有“占用”/“空闲”标志,空闲块合并方便。伙伴系统算法简单、速度快,但只有互为伙伴的两个空闲块才可合并,因而易产生虽空闲但不能归并的碎片。

2.

某局域网采用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

数据传输率为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的距离为2km ,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说明理由或写出计算过程。

(1)若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则从开始发送数据时刻起,到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刻止,最短需经过多长时间? 最长需经过多长时间?(假设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过程中,其他主机不发送数据)

(2)若网络不存在任何冲突与差错,主机甲总是以标准的最长以太网数据帧(1518字节)向主机乙发送数据,主机乙每成功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立即向主机甲发送一个64字节的确认帧,主机甲收到确认帧后方可发送下一个数据帧,此时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不考虑以太网帧的前导码)

【答案】(1)当甲乙两台主机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时,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的时间最短

=

(lkm/200000km/s)×2=10j×s ; 当一台主机发送的数据就要到达另一台主机时,另一台主机才发送数据,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的时间最长:

=1500B=1500×8bit=12000bit; 发送1518B 的发送时间=1518×8/10Mbps=间=2km/200000km/s

=

确认帧的发送时间=64×

8/10Mbps=

; 确认帧的传播时间

=2km/200000km/s=

;

发送1518B

所用的总时间为

第 2 页,共 22 页

空间。起始地址为P ,

大小为的内存块,其伙伴的起始地址为:

)。

数据帧的传播时

(2)有效数据传输速率=发送的有效数据/发送有效数据所用的总时间。发送的有效数据

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率为12000bit /

1285.6μs=9.33Mbps。

3. 组织待检索文件的倒排表的优点是什么?

【答案】倒排表作为索引的优点是索引记录快,因为从次关键字值直接找到各相关记录的物理记录号,倒排因此而得名(因通常的查询是从关键字查到记录)。在插入和删除记录时,倒排表随之修改,倒排表中具有相同次关键字的记录号是有序的。

4. 两个字符串s1和s2的长度分别为m 和n 。求这两个字符串最大共同子串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并简要说明理由。 为T (m ,n )。估算最优的T (m , n )

【答案】最优的T (m ,n )是D (n )。串S2是串S1的子串,且在S1中的位置是1。开始求出最大公共子串的长度恰是串S2的长度。一般情况下,

5. 将算术表达式((a+b)+c*(d+e)+f)*(g+h)转化为二叉树。

【答案】该算术表达式转化的二叉树如图所示。

6. 已知世界六大城市为:北京(Pe )、纽约(N )、巴黎(Pa )、伦敦(L )、东京(T )、墨西哥,下表给定了这六 大城市之间的交通里程:

(M )

(1)画出这六大城市的交通网络图; (2)画出该图的邻接表表示法;

(3)画出该图按权值递增的顺序来构造的最小(代价)生成树。 【答案】(1)这六大城市的交通网络图如图1所示:

第 3 页,共 22 页

图1

(2)该图的邻接表表示法如图2所示:

图2

(3)最小生成树有6个顶点与条边:V (G )={Pe,N ,Pa ,L , T,M}

E (G )=( {(L , Pa, 3), (Pe , T, 21), (M , N, 32), (L , N, 55), (L , Pe, 81)}

7. 解答问题。设有数据逻辑结构为:

(1)画出这个逻辑结构的图示。

(2)相对于关系R ,指出所有的开始结点和终端结点。 (3)分别对关系R 中的开始结点,举出一个拓扑序列的例子。 (4)分别画出该逻辑结构的正向邻接表和逆向邻接表。 【答案】 ⑴如图1所示:

图1

(2)开始结点(入度为0):(3)拓扑序列:

第 4 页,共 22 页

终端结点(出度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