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目录

2016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之宏观经济学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一) ... 2

2016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之宏观经济学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二) ... 8 2016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之宏观经济学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三) . 15 2016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之宏观经济学内部密押卷及答案(四) . 23 2016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之宏观经济学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五) . 30

第 1 页,共 36 页

一、简答题

1. 假定经济在均衡状态Y 0=1000下运行,如果政府进行一次财政改革,税率t 增加0.05,政府购买增加50,预算盈余是上升还是下降? 为什么?

【答案】设原税率为t o ,原税收额T o =1000t0,那么根据题干有新税率t'=to +0.05税率上升导致收入减少,假定减少的收入为

税收变动量为:

预算盈余变动为:

可见预算盈余减少了。

2. 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答案】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 )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由于经济中会生产出各不相同的最终产品与服务,因而,在商品和服务形态上,是无法将各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相加来得出GDP 的。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只能把各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加起来,用相应的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加以衡量。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实际上就是用它们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得出来的。

(2)GDP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最终产品(final Good)(或服务)是特定时期内最终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与之相

,即由某企业生产,被另一企业购买,并且被用比较的是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或服务)

作最终产品或服务组成部分的产品(或服务)。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计

GDP 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 算。这样做是因为中间产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产品的价格中了。(3)GDP 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强调“所生产的”是对“市场价值”的拾遗补缺。GDP 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

第 2 页,共 36 页 ,故税率提高后国民收入为 ,因而新税收额为:

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4)GDP 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存量是某一时点存在的变量数值,衡量一个既定时点上的数量; 流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数值,衡量每一单位时间的数量。GDP 衡量某一特定时期内发生的生产的价值。

(5)GDP 指标一般仅涉及市场上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价值

像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产品、使用自有房屋的“租金”等的服务等不经过市场的一些经济活动,则无法被计入GDP 之中。

3. 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 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发生什么变化? 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对策?

【答案】(1)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理论的基石。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社会上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产品供给价格指的是导致企业愿意雇用相应数量工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时所必须获得的收益,这个收益正好等于生产这些产品所必需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社会上所有产品供给价格之和即总供给价格; 需求价格是指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用来购买其产品的价格,总需求价格是全部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愿意用来购买全部商品的价格的总和。

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都随就业量增加而增加。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说明在一定就业量下产品的预期收益将大于诱致这一就业量所必需的收益水平,这时企业有利可图,因而会扩大生产,增加就业; 相反,则会缩减生产,减少就业量。只有当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相等时,企业才获得最大预期利润,扩大生产将使得收益抵不上成本,缩小生产将无法获得最大收益,因而企业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达到均衡状态,这时的总需求水平就是有效需求。

(2)假定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表明有效需求不足,于是失业率就会上升,国民收入水平就会下降。凯恩斯认为,这时就需要由政府出面用膨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收)或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加以干预,以降低失业率,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4. 写出奥肯定律的表达式及其主要结论,并说明潜在产出的涵义。

【答案】(1)奥肯定律的表达式

奥肯定律说明的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该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 奥肯在研究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发现的一种规律,奥肯利用美国55个季度(从1947年第二季度到1960年第四季度)中失业率变化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资料,通过简单的回归方程,估算出反映两者变化之问关系的一个数值。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奥肯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a 为大于零的参数。 其中,y 为实际产出,y f 为潜在产出,。u 为实际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

第 3 页,共 36 页

(2)奥肯定律的主要结论

奥肯定律的主要结论是:实际GDP 必须保持与潜在GDP 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也就是说,GDP 必须不断增长才能保证失业率留在原地,如果想让失业率下降,实际GDP 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 的增长。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奥肯定律所揭示的数量关系未必适用于所有国家,但它毕竟说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或失业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3)潜在产出的涵义

潜在产出是充分就业状态下的社会总产出水平,是指在合理稳定的价格水平下,使用最佳可利用的技术、最低成本的投入组合井且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率达到充分就业要求所能生产出来的物品和服务。

5. 完全资本流动的含义是什么? 在小国和大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1)完全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间具有完全流动性,利率的微小变动都会引发资本的无限量流动。完全资本流动是资本自由流动的极端形式,这种情况是理论模型中的理想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多见。

(2)在经济学研究中,小国和大国的区别在于其行为是否对国际市场价格有影响力。其中,小国对国际市场价格没有任何影响力; 大国对国际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能左右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

在小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小国利率必定等于国际利率,即小国利率与国际均衡利率水平保持一致。如果小国的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水平,将会出现国际资本流入的现象,国际资本流入将使资本供给上升,在资本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利率水平将下降直到与国际利率水平相等; 反之则会出现小国国内资本外流的现象,使国内利率水平上升。

在大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大国利率并不由国际金融市场所决定。在大国开放经济中,由于大国是国际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的决定者,从而大国的经济变化会改变国际利率水平,如果大国开放经济的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水平,将会使得以前的国际利率水平提高到大国开放经济的利率水平,反之如果大国开放经济的利率水平低十国际利率水平,将会使以前的国际利率水平降低到大国开放经济的利率水平。同时,由于大国资本规模大,其资本流入或者流出对国际资本的供求影响大,因此国际利率水平根据大国经济的资本流动而改变。

二、计算题

6. 假设一国经济中消费者支出增加600,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各减少300, 边际储蓄倾向为0.2, 试问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将怎样变动?

【答案】若边际储蓄倾向为0.2,则投资乘数为5

乘数分别为:

第 4 页,共 36 页 ,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