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关水平测试题库>第三章对外贸易单证题库

问题:

[单选] 男性,20岁,头昏乏力1年余,经检查确诊为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继发性再障的病因()

A . 丙酮酸激酶缺乏
B . 电离辐射
C . 抗肿瘤药物
D . 病毒感染
E . 氯霉素

患儿男,4岁,6个月时因“肠缺血坏死”行小肠切除术,剩余小肠35cm,后间断行营养支持。此次入院,患儿体重11.5kg(低于正常均值30%),身高90cm(低于正常均值),腹部皮褶厚度0.3cm,皮肤略苍白,肌张力减低,精神萎靡。该患儿营养状态诊断为()。 A.正常营养状态。 轻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无法判定。 患儿男,5岁。反复发生肺炎,每年2~3次。平时乏力,活动后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伴震颤,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此患儿系动脉导管未闭,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最主要为() A.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 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右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 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 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右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 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心室、左心房和主动脉血流量减少。 两样本均数经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越有理由认为()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大。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两样本均数不同。 两总体均数不同。 男性,25岁,因挤压伤后10小时急诊入院,伤后无尿,广泛软组织肿胀,血氮质潴留,诊断为急性肾小管坏死下列治疗措施中最不重要的是()。 A.透析疗法。 切除坏死组织。 营养支持。 抗感染。 止痛。 患儿男,4岁,6个月时因“肠缺血坏死”行小肠切除术,剩余小肠35cm,后间断行营养支持。此次入院,患儿体重11.5kg(低于正常均值30%),身高90cm(低于正常均值),腹部皮褶厚度0.3cm,皮肤略苍白,肌张力减低,精神萎靡。给予该患儿行营养支持,不正确的是()。 A.热量从60kcal·kg-1·d-1开始逐渐增加。 蛋白质从2g·kg-1·d-1开始逐渐增加。 脂肪从1g·kg-1·d-1开始逐渐增加。 热量需立即补足,以免营养状况继续恶化。 肠内营养支持无法满足需求时需联合肠外营养支持。 男性,20岁,头昏乏力1年余,经检查确诊为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继发性再障的病因()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