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大学文法学院813土地管理综合之土地经济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比较法
【答案】市场比较法是指用已经成交的土地与待估土地相比较,以此推出土地的价格。
2. 土地开发
【答案】土地开发广义上是指把尚未利用的土地经过清理、整治,使之可投入利用:狭义上的土地开发即土地开垦,是指把适于耕作的生荒地经过开垦变为耕地种植农作物。
3. 土地改革
【答案】土地改革是指国家通过政权的强制力量对土地所有制进行普遍的改革。
4. 土地权属管理
【答案】土地权属管理是指国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及调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一种管理,其中包括国家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必要限制。
5. 行政划拔
【答案】行政划拔是指土地由国家行政机关调拨使用。
6. 土地所有制
【答案】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二、简答题
7. 简述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
【答案】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应制定《土地法》、《土地规划法》等法律法规;
(2)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3)改革土地使用制度;
(4)由政府直接控制农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
(5)税收对于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也是一项重要手段。
8. 专业估价与非专业估价的区别。
【答案】专业估价与非专业估价的区别包括:
非专业估价是指人人可以对某种物品的价格做出评估,其方法、精度差别巨大。
专业估价有五个特点:
(1)由专业人员完成;
(2)是一种专业意见;
(3)具有社会公信力;
(4)实行有偿服务;
(5)承担法律责任。
9. 简述人类利用土地的四个阶段。
【答案】人类利用土地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1)依赖大自然恩赐的渔猎阶段;
(2)利用大自然的初始阶段;
(3)较大规模和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的阶段;
(4)开发利用土地与保护耕地相结合的阶段。
10.简述中国土地市场的特点。
【答案】中国土地市场的特点包括:
(1)垄断性;
(2)权利主导性;
(3)不完全性;
(4)地域性;
(5)土地供给弹性小。
三、论述题
11.试概括马克思的土地价格形成理论。
【答案】我们可以把马克思的土地价格形成理论概括为以下几点:
(1)自然状态的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
马克思认为,任何物品要具有价值,就必须是用来交换的人类劳动产品。自然状态的土地,未经人类的开发,没有投入人类劳动,因而不存在价值,也没有以这种价值为基础的用货币表现出来的价格。马克思指出,未开垦的土地“没有价值,因为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里面”。“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土地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土地能为人类永续提供产品和服务,即产生地租。正因为有了地租,才产生了土地价格。马克思指出,实际上,这个购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而地租的产生,是导源于人们对土地的垄断。由于土地有限,便产生了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而地租又是以土地所有权,以某些个人对某些地块的所有权为前提。”
(2)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任何一定的货币收入都可以资本化。“假定平均利息率是5%,那末一个每年200镑的地租就可以看作一个4000镑的资本的利息。”“如
果一个资本家用4000镑购买的土地每年提供200镑地租,那么,他从这4000镑得到5%的平均年利息,这和他把这个资本投在有息证券上,或按5%的利息直接借出去完全一样。”因而,将地租按一定的利息率还原成一个资本量便是土地价格。马克思指出:“资本化的地租表现为土地价格”。其公式为:土地价格=地租还原利息率。例如,一块土地的年地租量是200元,而当时的银行利率为5%,那末,其价格就为2005%=4000(元)。
(3)已利用的土地由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构成
我们现在所利用的土地,都经过了人类长期的开发利用,已经物化了人类的劳动。马克思把这种固定在土地中的劳动称为土地资本,它属于固定资本范畴。土地资本本身也像其他固定资本一样,会损耗和消失。土地资本能为土地所有者带来利息和折旧,它是租金的一部分。而纯粹的自然土地,即抛开了土地资本或土地改良物价值的土地就称为土地物质。土地物质纯粹是自然的恩赐,它给土地所有者带来真正的地租。土地资本的利息、折旧和真正的地租一样,都构成了土地所有者的收入,从而都决定土地价格。正如马克思所说,土地价格无非是出租土地的资本化的收入。
1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绝对地租是客观存在的。
【答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现阶段绝对地租的存在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要从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来源和原因等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
(1)从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来源看。日前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工业,农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也大大低于工业。
(2)从绝对地和形成的原因来看。中国现阶段仍然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并要求在经济卜加以实现。与克思在理论上对绝对地租的研究和阐述有一个发展过程。
(3)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看。中国仍然存在着土地使用权所有权的分离,这是绝对地租形成的前提。绝对地租是土地使用者为获得土地使用权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经济代价,它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反映的是土地使用者与所有者的经济关系。
四、案例分析题
13.根据下列报道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996~2003年江苏开发区累计新开发土地面积432.77平力公里,同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88.75亿美元,平均每投入1平方公里土地,吸纳外资8983万美元; 亦即每吸纳1亿美元的外资需投入
1.113平方公里的土地。从2003年7月起全省暂停新设立和扩建各类开发区的审批。2003年,全省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979起,涉及耕地面积1205.85公顷,撤并各类省级以下“开发区”637个、恢复耕种用地4350.73公顷。另外,苏南开发区的地均生产总值分别是苏中、苏北的1.6、
1.46倍。
经过治理整顿,2004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超过了180亿美元,其中开发区约为120亿美元,扣除企业增资因素,至少节约了土地100平方公里。2004年13个国家级开发区平均每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