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AMP
【答案】同构多核处理机可以构成非对称
也可以采用异构多核和共享存储器构成。
2. 空间并行
【答案】空间并行即资源重复。在并行性概念中引入空间因素,以数量取胜,通过重复设置硬件资源,大幅度提高计 算机系统的性能。随着硬件价格的降低,资源重复在单处理机中通过部件冗余、多存储体等方式被广泛应用,而多处理机本身就是实施“资源重复”原理的结果。 多核结构。若处理机芯片内部是同构多核,但多核系统每个核运行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或同一操作系统的独立实例,那就变成非对称多核。
二、简答题
3. 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包括哪几类? 说明它们的用途。
【答案】系统软件用来简化程序设计,简化使用方法,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发挥和扩大计算机的功能及用途。它包括以下四类:
(1)各种服务性程序,如诊断程序、排错程序、练习程序等;
(2)语言程序,如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等,用于把源程序翻译或解释成目的程序;
(3)操作系统,用来管理计算机资源(如处理器、内存、外部设备和各种编译、应用程序)和自动调度用
户的作业程序,而使多个用户能有效地共用一套计算机系统;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4. 说明存储器总线周期与
5. 某机器总线周期的异同点。 总线周期用于对接口中的端口进行读写。 【答案】存储总线周期用于对内存读写,中有16个通用寄存器,运行某中断处理程序时仅用到其中2个寄存器,请问响应中断而进入该中断处理程序时是否要将通用寄存器内容保存到主存中去? 需保存几个寄存器?
【答案】(1)要将通用寄存器内容保存到主存中去。
(2)中断服务程序中要使用的通用寄存器原内容保存到存储器中,中断服务程序要动用哪个
寄存器,就保存哪个,所以需要保存2个。
6. 在一个进程的执行过程中,是否其所有页面都必须处在主存中?
【答案】在有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程序不是一次整体装入内存才运行,所以不是所有页面都必须处在主存中, 而是根据程序的局部性,有的页面在主存,有的页面在辅存。
7. 为什么软件能够转化为硬件,硬件能够转化为软件? 实现这种转化的媒介是什么?
【答案】软件能够转化为硬件,硬件能够转化为软件原因如下:
(1)容量大、价格低、体积小、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提供了软件固化的良好物质基础。现在已经可以把许多复杂的、常用的程序制作成固件。就它的功能来说,固件是软件,但从形态来说,固件又是硬件。
(2)目前在一片硅单晶芯片上制作复杂的逻辑电路已经是实际可行的,这又为扩大指令的功能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因此,本来通过软件手段来实现的某种功能,现在可以通过硬件来直接解释执行。传统的软件部分,今后完全有可能“固化”甚至“硬化”。
(3)任何操作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
实现这种转化的媒介是软件与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三、计算题
8. 如果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取指令、指令分析、指令执行三个子过程,且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三个过程段的时间都是
n=2000条指令所用的总时间。
【答案】①顺序执行方式
:
②流水执行方式:
分别求指令顺序执行、指令流水执行两种方式执行
四、综合应用题
9. 已知x 和Y ,用变形补码计算
【答案】
符号位为01,结果上溢
同时指出运算结果是否溢出。
采用双符号位判断是否溢出。
结果未溢出
符号位为01,结果上溢
10.判断以下三组指令中各存在哪种类型的数据相关。
前,指令 就读出该寄存器内容。【答案】(1)写后读
(2)读后写(3)写后写在指令在指令在指令写入寄存器读出寄存器R4前,指令写入寄存器R6前,指令就已经写入。 就已经写入。
11.带权图(权值非负,表示边连接的两顶点间的距离)的最短路径问题是找出从初始顶点到目标顶点之间的一条最短路径,假设从初始顶点到目标顶点之间存在路径,现有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①该最短路径初始时仅包含初始顶点,令当前顶点为初始顶点; ②选择离最近且尚未在最短路径中的顶点V ,加入到最短路径中,修改当前顶点
请证明之;否则请举例说明。
【答案】题目中方法不一定能(或不能)求得最短路径。举例说明:
③重复步骤②,直到是目标顶点时为止。请问上述方法能否求得最短路径? 若该方法可行,
图(a )中,假设初始顶点1到目标顶点4之间有一条边,权值x=2。显然图(a )中这顶点1和顶点4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为2。若按照题目中给定的方法找到的路径为初始顶点1经过中间结点2、3到目标顶点4,即初始顶点1—2—3一目标顶点4,
所经过的边的权值分别为
显然,大于2。因此按照题目中给定的方法所求得的路径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