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热效应的最高点通常出现在进食后的() 1小时内。 2小时内。 3小时内。 4小时内。 5小时内。
患儿6个月,腹泻2天于11月5日住院。每天大便10~20次,黄色稀水便。起病时呕吐较重,伴发热T38.2℃,轻咳,流涕。来诊前4个小时未排尿。体格检查:T37.4℃,P128次/分,体重5.8kg,精神萎靡,前囟及眼窝明显凹陷,咽红,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包块,无固定压痛,皮肤弹性极差,肢冷。实验室检查:WBC6.7х109/L,L0.62N0.38大便常规:WBC0~2/HP,余正常。入院第二天,该患儿大便减少至7~8次/日,已排尿,吐止,除继续监测酸碱平衡并纠正和继续静脉补钾外,第二天的静脉补液宜选哪种混合液() A.1:1溶液。 2:1等张含钠液。 生理盐水。 5%葡萄糖。 10%葡萄糖。
“结核性脑膜炎”CT征象,下列描述哪项错误() 梗阻性脑积水表现。 增强,基底池、脑表面强化。 脑内散在粟粒状病灶。 CT平扫难以显示脑内病灶。 平扫,基底池、大脑外侧裂密度增高。
一般不出现在慢性炎症中的是()。 淋巴细胞为主。 中性粒细胞为主。 组织细胞为主。 成纤维细胞增生。 成纤维细胞纤维化。
淋巴瘤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见于()。 Ⅳ期患者。 骨髓侵犯。 中枢神经系统受侵。 睾丸受侵。 以上都正确。
下列哪一项是右心衰竭和肝硬化的主要鉴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