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DIME 文件
【答案】美国人口普查局在1980年的人口普查中提出了双重独立地图编码文件。‘自含有调查获得的地理统计数据代码及大城市地区的界线的坐标值,提供了关于城市街道,住址范围以及与人日普查局的列表统计数据相关的地理统计代码的纲要图。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TIGER 取代了DIME 文件。
2. 空间数据库
【答案】空间数据库是以特定的信息结构和数据模型表达、存储和管理从地理空间中获取的某类空间信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空间信息需求的数据库。
3. 地理数据
【答案】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地理数据可分为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时态数据。
4. 时空数据库
【答案】时空数据库是存储、管理随时间变化,其空间位置和/或范围也发生变化的时空对象的数据库系统,时空索引技术是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5. OPENGIS
OPENGIS 是由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制定的一系列开放标准和接口。OpenGIS 规范【答案】
是OGC 规范的最高层次,是利用软件统一地表示地理数据和地理处理的规范系统。
6. 分布式数据库
【答案】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在物理上分布于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结点上,而逻辑上属于同一个系统。它具有分布性,同时在逻辑上互相关联。
7. 空间叠加分析
【答案】空间叠加分析是将代表示同主题的各个数据层面进行叠置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层面,叠置结果综合了原来两个或多个层面要素所具有的属性。
8.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 GIS)
【答案】OpenGIS 其目标是制定一个规范,使得应用系统开发者可以在单一的环境和单一的工作流中,使用分布于网上的任何地理数据和地理处理。它致力于消除地理信息应用之间以及地
理应用与其它信息技术应用之间的藩篱,建立一个无“边界”的、分布的、基于构件的地理数据互操作环境,与传统的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相比,基于该规范的GIS 软件将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可移植性、开放性、互操作性和易用性。
二、简答题
9. 拓扑关系的意义。
【答案】拓扑关系的意义
(1)拓扑关系能清楚地反映实体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
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离就可以确定一个地理实体相对于另一个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并且这种拓扑数据较之几何数据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即它不随地图投影而变化
(2)有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利用拓扑关系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3)根据拓扑关系可重建地理实体。
10.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科学。
【答案】(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 GIS )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及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地理信息系统是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有关地理现象的综合系统,用来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2)地理信息科学的定义
地理信息科学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数据的获取和集成、分布式计算、地理信息的认知和表达、空间分析、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操作的影响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实践等。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
11.较缓冲区分析和叠合分析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两者的不同用途。
【答案】(1)空间叠加分析的概念
空间叠加分析是指在相同的空间坐标系统条件下,将同一地区两个不同地理特征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重叠相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一般用于搜索同时具有几种地理属性的分布区域。根据所采用的数据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
①基于矢量数据的叠合分析,根据叠合对象图形特征的不同,分为点与多边形的叠合、线与多边形的叠合和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合三种类型。
,包含了一系列可以进行叠合分析的计算②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合分析,常常称为“地图代数”
方法。
(2)缓冲区分析的概念
空间邻近度描述了地理空间中两个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空间缓冲区分析是用来解决空间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缓冲区分析是指以点、线、面实体为基础,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图层,然后建立该图层与目标图层的叠加,进行分析而得到所需结果。所谓缓冲区就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
(3)空间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的用途举例
①空间叠加分析可用于分析与土壤可蚀性、坡度、降雨侵蚀能力等多因素相关的土壤侵蚀强度的分布图,通过把上述相关因素作为数据层输入后根据多年统计经验方程即可计算得到。
②缓冲区分析可用于估计地震的波及范围及超市的服务区域。
12.地理信息元数据是什么,包括什么?
【答案】(1)元数据的概念
元数据是指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它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为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2)元数据包括:
数据仓库结构的描述; 数据集的位置和内容:源数据和它们的内容、数据分割、数据提取。
13.在计算机绘制透视立体图过程中,如何进行隐藏线的处理? 你还能举出其他一些处理隐藏线的算法吗?
【答案】隐藏线处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空间消隐算法和像空间消隐算法。物空间消隐算法通过在定义物体的三位空间中对有关集合元素进行计算和比较,确定什么是可见线、什么是隐藏线,然后显示可见线从而实现消隐; 像空间消隐算法则是通过把景物看做由几个多边形平面
组成的集合,对现实设备每一个像素进行判断,决定哪个面应该在改像素上显不,从而实现消隐。
14.阐述GIS 数据组织的主要方式以及它们的特点。
【答案】(1)GIS 数据组织的主要方式
GIS 数据组织的主要方式包括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
①矢量数据结构是矢量模型的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②栅格数据结构是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2)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
①矢量数据结构的特点
a. 栅格数据的优点
数据结构简单; 空间叠加分析方便,有利于各空间组合分析; 数据模拟便捷; 适合大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