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古代笔记小说中的民间土地神及其演变

关键词:笔记小说 民间土地神 演变

  摘要


土地神是民间信仰中的地方神,在中国可以说妇幼皆知。不过普通百姓对土地神的了解仅限于其形象或职掌,而对土地神信仰的出现、发展及其现状的深入了解,有赖于历代学者的不断考察研究。检读相关论文和专著,可知已有不少学者对土地神信仰进行研究,或讨论土地神的原形即社的形成和发展,或从性别方面研究土地伸的发展变化,或从人格化的角度谈论土地神的演变,或从区域性的角度来研究土地神的信仰状况,或从文学角度看古人的土地崇拜,或从文字学角度来论述古人的崇土心理,可以说土地神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绩。纵观相关论著,有些问题存疑或者结论欠妥,土地神形象的变化及其原因也未获得学者足够的重视,因此目前也没有较好的观点来解释这种变化及其原因。
在查阅以古代笔记小说为主的原始资料后,个人认为土地神自出现后大体经历了两次转变:即由国家正神向民间俗神的转变;民间俗神至明清小说中土地神形象的变化。本人试以这两次转变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切入点,再次对土地神信仰做深入研究。本文试图根据土地神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揭示出中国古代土地神的信仰,亦对其时的民俗意识做深入研讨。
导言:简要叙述土地神与土地崇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拙见,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土地神人格化转变之根本原因,同时认为人的欲望驱动是土地神由国家正神向民间俗神转变的原因。在人际交往中,通常是远则敬,近则亵,人神关系也是如此。当神灵走向世俗化,人和神灵的关系开始变得轻松,人对神灵有时甚至可以进行调侃、嘲弄。
上篇:根据笔记小说等资料,总结汉魏南北朝至唐宋时期民间土地神的基本特征为形象多样、职司繁琐、分布广泛,并对土地神在这段历史时期的地位进行分析,认为世俗等级制度、职掌之具体化、道教神仙等级系统、民间信仰中娱神功能的出现等是导致土地神地位低下的诸多因素。其中民间信仰中娱神功能的出现导致土地神地位低下这一观点,在研究领域内尚未有学者提出,在此请前辈师长指正。
下篇:主要根据明清笔记小说等资料,对明清时期民间土地神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出明清时期的民间土地信仰同汉魏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相比已经发生变化,不过前后两时期的民间土地信仰具有历史继承性。笔者进而对明清时期土地神的变化开展研究,认为民间信仰中娱神功能的加强、民间对中央集权的逆反心理、通俗文学与明代出版印刷业之影响等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文化的兴起、出版印刷行业的发展等均推动了明清小说创作的繁荣,而这一时期民间信仰中的土地神形象得以最终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