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系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批红

【答案】批红又称“批朱”,是指明清时期题本上批写的皇帝谕旨。题本经内阁票拟后呈皇帝御览,皇帝酌定票拟作为自己的批示,用红笔批写在题本封面上,即作为皇帝谕旨下达。其实际上即指皇帝对奏章的批答,是国家最高权力行使的一种形式。但是,明代皇帝多疏于政务,批红权力落入宦官之手,宦官借此擅权干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清代,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

2. 分封制

【答案】分封制是指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其主要盛行于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所封诸侯都在王裴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勤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各自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初期目的是让他们建立封国和军队,保卫中央,收买人心。后大多目的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保卫王室,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以达到巩固政权之意。

3. 《九章算术》

【答案】《九章算术》是指我国现存最早的算学著作,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约成书于东汉前期,全书共分九章,搜集了246个数学问题的解法。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不仅最早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还有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同时记载各种面积、体积的算法和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问题,以及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4. 建州三卫

【答案】建州三卫是指明代在东北地区设立的三个地方军事行政机构的合称。包括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委任各部首领,俾仍旧俗,各统其属。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满族,明朝时仍称女真,当时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洪武八年,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派使招谕,女真各部首领先后到明朝拜见,献礼归顺。永乐三年,在黑龙江省依兰县设立建州卫,任命其首领阿哈出为指挥使。十年,又置建州左卫,任命猛哥帖木耳为指挥使。正统七年,又从建州左卫

中分置建州右卫。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建立金,建州三卫结束。

5. 华严宗

【答案】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是指隋唐时期佛教的重要宗派。创立人是得到武则天大力扶持的法藏,其以崇奉《华严经》而得名,主要是通过论证所谓“尘是心缘,

,以及“法界缘起法”,宣称客观世界是依赖于主观世界而存在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

的。华严宗从《华严经》的思想,发展出法界缘起、十玄、四法界、六相圆融的学说,发挥事事无碍的理论。此派从盛唐立宗,至武宗灭佛后,逐渐衰微。

6. 安史之乱

【答案】安史之乱是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一场政治叛乱,又称天宝之乱。755年12月16日爆发,763年2月17日平息,历时七年零一个月,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最终由三代皇帝平定,因唐玄宗晚年不管朝政所致。它是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但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

等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唐朝再无中兴之日,变得平庸,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7. 黄册

,详【答案】黄册是明初用作征收赋税依据的户籍档案。开始编制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

细登载全国所有编入里甲人户的情况,如每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以及所属户类(民户、军户、匠户)等。这种黄册每十年编造一次,其编造以里甲为单位,每里编为一册。册凡四份,一份上送户部,其余三份则由县、府、布政司各存一份。上送户部者,封面是黄纸,故称为黄册。因黄册是明政府征收赋税的依据,所以又称赋役黄册。

8. 空印案

“空印”【答案】空印案是指明太祖惩治地方财政人员持空印账册到户部结算钱谷的重大案件。

指预先盖好官印的空白账册。按照制度,每年各省(布政使司)下至地方府州县均需派遣计吏赴户部,呈报财政收支账目及钱谷等各项数字,户部审覆稍有出入,即驳回令重造账册,计吏为免于往返奔走,即带有空印账册,遇部驳即随时重新填报,此法作为权宜之务,习以为常,但是明太祖得知后勃然大怒,认为官员串通作弊,下令各地方衙门主印长吏及署字签名者一律处死,佐贰官杖百戍边。

9. 合州之战

,蒙古以三路大【答案】合州之战是1259年宋蒙间的一次重大战役。宋宝祐六年(1258年)

军攻宋,其中蒙哥汗亲率一军攻四川,由于四川备战充足,直到次年才攻到合州,合州知州王坚和部将张钰固守。宋开庆元年(1259年)七月,蒙哥汗亲自到合州城下督战,被炮石击中,死于军营之中。蒙古军被迫撤退,合州之围遂解。蒙哥汗死后,蒙古内部发生了争夺汗位的斗争。

10.《水经注》

【答案】《水经注》是北魏哪道元所撰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为东汉桑钦撰,记载全国水道137条,每条水撰为一篇,记其源流和所经地方。郦道元为之作注,作了20倍于原书的补充和发展,自成巨著。全书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补以支流小水共1252条,逐一探求源流,述其变迁,又详记所经地区、山陵、原隰、城邑、关津的地理、历史情况,以及名胜古迹等,对有关史事多所考证。《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的地理名著,文笔生动流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简答题

11.清朝前期君主专制集权强化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答案】(1)清朝前期君主专制集权强化的内容:

①进一步尊君卑臣,使君臣关系主奴化。明大臣四拜或五拜,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明大臣可以侍坐,清大臣则奏对无不跪。明帝对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清满族大臣上皇帝的奏折,多自称“奴才”,后影响到许多汉臣亦如此。

②顺治时继承明朝的内阁制和六部制,但有两点不同:a. 在长官任用上实行满汉复职制。改顺治时的满尊汉卑为满汉一体,令复职制走向平衡,借此拉拢汉族官吏。b. 改革议政王大臣会议。这是满民族制的延续,显示出清前期制度有明显的满族贵族色彩,以贵族特权来剥夺内阁权力。顺治亲政后削弱该会议权力,由皇帝掌握正黄、镶黄、正白旗,并下令贝勒不得领有各旗。康熙即位后设立南书房,从翰林中挑选有才干者为皇帝起草机密文件,处理机密事务,架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末年进一步削弱八旗权力,让自己的皇子去抢夺八旗,由皇帝派出的固山额真掌管旗务。

③秘密奏折制度。康熙中叶允许一些亲信官员用奏折报告机密事件,官员由皇帝发给折匣,皇帝与官员本人各掌一把钥匙,官员奏折派遣专人投送京师,不经过通政使司、内阁,直达皇帝。皇帝的批示,用朱笔写于奏折上面,发还官员本人执行。雍正以后,密折应用的范围扩大,许多官员都获得了使用密折的权力。秘密奏折逐渐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官方文书。密折具有密、速、详的特点。通过密折制度,清代皇帝不仅能够多渠道地了解下情,也大为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④雍正时期君主专制强化达到一个高峰。雍正下令八旗旗主贝勒只能管理自己的包衣,得到俸饷,彻底剥夺了旗主管理旗务的权力。设立军机处,由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组成。军机处并非清官制中的正式衙门,后来大学士不兼军机大臣就无实权,延续南书房的权力范围,拟诏绕过内阁的票拟,成为最有权力的机构。军机处是皇帝的私人办事机构,具有很强的奴仆性,宰相制残余被彻底清除。

⑤康熙后期,诸皇子争储。雍正即位后,总结教训,宣布秘密立储。皇帝在位时即秘密决定继承人,将立储诏书置于寝宫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皇帝临死或死后由大臣开启宣布。乾隆

,将秘密立储制度化。秘密立储制度,摆脱了“嫡长”观念的束缚,避免了皇三十八年(1773年)

子间的公开争斗,排除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维护了皇族内部的政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