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学(医学高级)题库>传染病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24岁,因“发热、畏寒、寒战3d”来诊。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等。既往有中耳炎病史。查体:T39.5℃,P130次/min,R28次/min,BP80/40mmHg;全身皮肤可见大量类圆形皮疹,无明显瘙痒,四肢末端湿冷,皮肤苍白,无明显花斑;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质软,表面光滑,无压痛,墨菲征(-),肠鸣音4次/min。除常规检查外,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是()

A . A.心肌酶
B . B.皮肤活检
C . C.血清淀粉酶
D . D.连续血培养
E . E.腹部X线片
F . F.血气分析
G . G.尿淀粉酶

男性,27岁。阵寒,继而壮热,咳嗽气急咳吐黄绿色浊痰,腥臭味,胸痛不得转侧,口干咽燥,苔黄腻,脉滑数。方药宜选用() A.如金解毒散。 加味桔梗汤。 薏苡仁汤。 二陈汤。 麻杏石甘汤。 患者,男性,双眼畏光流泪,眼痛头痛,视力下降,检查所见:黑睛中部深层混浊,抱轮红赤,kp(+),浮游物(+),房闪(±),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已确诊为"混睛障","继发瞳神紧小症"。根据临床所见,病位在肝,治宜泻肝清热,首选的方剂是()。 A.龙胆泻肝汤。 泻肝散。 新制柴连汤。 加味修肝散。 栀子胜奇散。 女,6岁。梦中遗尿,每夜1~2次,精神略显不振,针灸时以()。 督脉、背俞穴为主。 膀胱经、背俞穴为主。 脾经、背俞穴为主。 任脉、足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三焦经、背俞穴为主。 患者男性,53岁,患动脉粥样硬化2年,血液生化检查显示:LDL-C及TC均高于正常水平。该患者宜选用的调血脂药为() A.氯贝丁酯。 B.吉非贝齐。 C.普伐他汀。 D.烟酸。 E.阿昔莫司。 四逆散中一升一降配伍的药物是() 柴胡配芍药。 柴胡配甘草。 芍药配甘草。 柴胡配枳实。 枳实配芍药。 患者女,24岁,因“发热、畏寒、寒战3d”来诊。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等。既往有中耳炎病史。查体:T39.5℃,P130次/min,R28次/min,BP80/40mmHg;全身皮肤可见大量类圆形皮疹,无明显瘙痒,四肢末端湿冷,皮肤苍白,无明显花斑;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质软,表面光滑,无压痛,墨菲征(-),肠鸣音4次/min。除常规检查外,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