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药学(医学高级)题库>药理学题库

问题:

[多选,X型题] 人工冬眠疗法的适应证包括()

A . 严重创伤、烧伤
B . 感染中毒性休克
C . 高热惊厥、破伤风
D . 甲亢危象
E . 中枢性高热

脂质体的特点有() 靶向性和细胞亲和性。 提高药物稳定性。 药物不易渗漏。 缓释作用。 降低药物的毒性。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有效药物是() 苯妥英钠。 地西泮。 苯巴比妥。 异戊巴比妥。 奋乃静。 女性,65岁,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30年,加重1周入院。查体:神清,紫绀,颈静脉怒张,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及干鸣音,心率120次/min,律齐。肝肋下3cm,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外周血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胸片示右下肺动脉干17cm,双肺纹理重。对该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立即吸氧,静点呼吸兴奋剂。 积极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西地兰纠正心律失常。 静点氨茶碱和地塞米松。 静脉注射速尿,消除水肿。 下列可以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有() 脂质体。 微球。 磁性微球。 聚合物胶束。 纳米粒。 肝脏横沟的描述正确的是()。 为第二肝门所在。 为第一肝门所在。 由脐静脉窝和静脉韧带构成。 由胆囊窝和下腔静脉沟组成。 为第三肝门所在。 人工冬眠疗法的适应证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严重的外伤、感染哥中毒或精神创伤,均可引起过度的应激反应,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使糖原大量分解、能量大量消耗和代谢明显增加,以及小动脉强烈收缩,致使循环缺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造成组织水肿、细胞缺氧,进而产生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DIC)。过度的应激不但无利,反而(如休克)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以致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人工冬眠疗法就在于减轻机体的过度应激反应,使机体处于冬眠状态(如类似过冬的青蛙等动物),以降低代谢、减轻细胞耗氧、改善微循环、免于细胞遭受严重损害,为其原发病的治疗争取了时间。适应证:破伤风、癫痫持续状态、高热惊厥、子痫、甲状腺危象、顽固性疼痛、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炎、小儿重症肺炎等)、严重颅脑外伤、脑干伤、严重创作性休克、烧伤等。禁忌证:诊断不明的疾病、脑血栓形成、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失水、失血、体温过低。人工冬眠常用药物配方有3种:冬眠合剂I号:哌替啶(度冷丁)100mg、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50mg。冬眠合剂Ⅱ号:哌替啶100mg、异丙嗪50mg、氢化麦角碱(安得静)0.6mg。冬眠合剂Ⅳ号:哌替啶100mg、异丙嗪50mg、乙酰丙嗪20mg。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