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儿童学习游泳主要属于( )
A. 连锁学习
B. 信号学习
C. 规则或原理的学习
D. 解决问题的学习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加涅学习水平分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加涅根据人类学习的复杂程度将学习分为八类,由简到繁分别为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其中,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合。个体首先要习得每一个刺激一反应联结,并按照特定的顺序反复练习,还要及时强化。这道题算是简单中透露着难度,看明白了就非常简单,对于BCD 选项,都是以抽象的概念为基础的,而对于游泳,更多的是肢体的运动,所以,可以很快将BCD 排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2. 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其目的地是( )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日本
【答案】C
3. 初步建立学校系统——官学和私学是在( )
A. 汉代
B. 南北朝
C. 西周
D. 两晋
【答案】A
4. 《劝学篇》是由谁所作的? ( )
A. 张之洞
B. 李鸿章
C. 沈保祯
D. 容闳
【答案】A
5. 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抗日根据地的文教政策规定,将( )放在第一位。
A. 国民教育
B. 干部教育
C. 士兵教育
D. 儿童教育
【答案】B
6. 封建社会地方官学何时开始设立? ( )
A. 秦代
B. 西汉
C. 东汉
D. 魏晋
【答案】B
7. 归纳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X )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Y )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X )就可能是另一现象(Y )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是( )。
A. 求同法
B. 求异法
C. 共变法
D. 剩余法
【答案】B
8.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黄炎培提出 “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其核心思想是解决( )。
A. 职业学校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B. 职业界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C. 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D. 职业教育内部的关系问题
【答案】C
【解析】1925年,黄炎培把社会化职业教育概括为“大职业教育主义”。他提出:①“提倡职
; ②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来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
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 ③职业教育应贯彻与各级各类学校之中。第四,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教育生涯中。可见,“大职业教育主义”观念的核心思想是解决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9. 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 )
A. 京师同文馆
B. 湖南时务学堂
C. 福建船政学堂
D. 上海广方言馆
【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及其标志性学校、教学制度的考查。1862年清政府中的改革派为培养洋务人才而创办京师同文馆,引进西力一学校管理制度,实施班级授课制,成为有别于中国传统学校的一个新创,成为中国近代学校和教育的开端。福建船政学堂在1866年12月开始招生,福州船政学堂是我国较早把西方自然科学引进课堂的近代科技和海军学校,为我国近代海军和造船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湖南时务学堂在1897年,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长沙创办。梁启超在教学中着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倡导民权学说,推动了维新运动在湖南的开展。1863年,李鸿章奏请仿照京师同文馆设立于上海,初名为“上海同文馆”。1867年后,改称为本名,1870年2月,上海广方言馆正式移入江南制造总局办学。
10.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 )
A. 去除人欲
B. 获取天理
C. 博通百家
D. 求得功名
【答案】A
11.在人性与教育作用关系的问题上,王夫之提出“性日生日成”和“习与性成”的观点,旨在强调( )
A. 人性如素丝
B. 人性无善无恶
C. 人性具有生成变化性
D. 人性具有稳定性
【答案】C
【解析】王夫之主张人性是后天学习而成的。他认为,人性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潜在的发展能力,即所谓“气享。这种能力在生活环境变化过程中,通过“新故相推”而发展,因此人性是
,“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己成可革”的。人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旧生日成”以至于善的。王
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的观点,认为“习”在人性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不良教育养成不良习惯,要改变极不容易,所以必须从幼小时就注意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继善成性,二是可以改变青少年时期因“失教”而形成的“恶习”。所以,在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