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病理学相关专业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A . 男性,50岁。面色苍白,脾脏显著肿大,外周血中可见泪滴样红细胞和幼稚粒系、红系细胞,骨髓干抽,骨髓活检见广泛纤维组织增生
B . 男性,35岁。牙龈出血及鼻出血,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小板显著增多,骨髓涂片显示巨核细胞显著增多,血小板成堆分布
C . 男性,38岁。乏力;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0×10/L,血小板计数400×10/L,血红蛋白100g/L,粒细胞占95%。多为中、晚幼粒,ph1染色体阳性;骨髓主要为粒系细胞,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
D . 男性,40岁。头晕,失眠,面色潮红,指端麻木,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红细胞6×10/L(血红蛋白200g/L),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
E . 女性,35岁。乏力伴全血减少半年,脾轻度肿大,骨髓检查三系细胞增生活跃,未见幼稚细胞增多及淋巴细胞增多

可能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 男性,12岁。突然发热、疲倦,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0×10/L,可见原始淋巴细胞;骨髓内原始淋巴细胞>30%。 男性,25岁。面色苍白、乏力1周;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并见原始粒细胞;骨髓内原始粒细胞>30%。 女性,50岁。近半年乏力、不适,脾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0×10/L,其中成熟淋巴细胞占60%。 儿童,男性。发热及右颈淋巴结肿大20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类正常,骨髓内可见幼稚细胞,成熟淋巴细胞占70%。 女性,48岁。自觉饭后左上腹饱胀已半年,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5×10/L,主要为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骨髓主要为中幼、晚幼、分叶核及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很少。 重度休克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依据中,不包括() A.出现出血、血栓、溶血等表现
。 B.血小板<8×109/L、凝血时间(试管法)异常,高凝状态<3分钟,低凝状态>12分钟
。 C.早期表现为纤溶亢进:①凝血酶结时间>25秒;②3P试验阳性;③优球蛋白溶解时间<2小时;④全血块溶解时间>2小时
。 D.HCO-3<21mmol/L,pH<7.35,COCP、SB、BB、BE均降低,血清Cl-、K+升高
E.红细胞形态呈盔形或三角形或碎片状、凝血酶原时间比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纤维蛋白原减少。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及湿温病邪在气分者,宜选用() 防己。 木瓜。 薏苡仁。 猪苓。 香加皮。 进入第二产程的主要标志是() 宫口开大10cm。 胎头披露。 胎头着冠。 肛门括约肌松弛。 外阴膨隆。 下列哪项为正常产力() 宫口开全后阵缩时间为2分钟。 宫口开全后间歇时间为5分钟。 减速期宫缩为持续1分钟,间歇2~3分钟。 宫缩以宫体部最强最持久。 子宫下段收缩力的强度是宫底部的2倍。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骨髓纤维化简称髓纤,是一种因骨髓造血组织中胶原增生,其纤维组织严重地影响造血功能所引起的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髓纤又称“骨髓硬化症”、“原因不明的髓样化生”。本病具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组织增生,以及主要发生在脾,其次在肝和淋巴结内的髓外造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幼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并有较多的泪滴状红细胞,骨髓穿刺常出现干抽,脾常明显肿大,并具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
2.慢粒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点是粒系(包括已成熟的和幼稚阶段的粒细胞)产生过多。在疾病早期,这些细胞尚具有分化的能力,且骨髓功能是正常的。本病常于数年内保持稳定,最后转变为恶性程度更高的疾病。本病患者以年龄在30~40岁间居多,20岁以下者罕见。Ph1染色体见于90%以上慢粒病人。Ph1染色体被认为是慢粒多能干细胞的肿瘤性标志。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