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病例分析和用药实践题库

问题:

[多选]

患者男性,50岁,因“心悸、多食、易饥、消瘦2个月,右上腹不适1周”来诊。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多食、易饥、消瘦,2个月间体重下降约5kg,伴怕热、多汗、排粪次数多、双睑水肿、眼干、眼胀、畏光、复视,无视力下降,无尿频、尿急,无双手及双下肢水肿。睡眠欠佳,尿正常,排粪次数增多,在当地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丙硫氧嘧啶2片,每日3次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mg,每日2次口服。1个月后,上述症状改善。1周前出现右上腹不适,无厌食、恶心、呕吐。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双睑水肿,双眼球突出,右眼明显,巩膜无黄染。甲状腺Ⅱ度大,质软,未闻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38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10U/L,碱性磷酸酶135U/L。甲状腺功能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9.72pmol/L,游离甲状腺素51.15pmol/L,促甲状腺素<0.005mU/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235.40U/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187.90U/L。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示表面抗原(HBsAg)阳性、e抗体(HBeAb)阳性、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其余阴性。影像学检查:双眼CT示双眼眼外肌肌腹增粗;甲状腺B型超声示甲状腺回声异常。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者,肝损害。用药医嘱如下表所示。

下一步治疗方案是()

A . 密切监测肝功能,如肝损害加重,建议患者行I治疗
B . 忌碘饮食
C . 经保肝治疗,肝功能好转后可试用甲巯咪唑
D . 仍用丙硫氧嘧啶,加用保肝药
E . 丙硫氧嘧啶减量,加用保肝药
F . 换用甲巯咪唑,同时加用保肝药

在操纵手把支架上有五个手把其中走行和吊杆起落手装置为第()手把。 一。 二。 三。 四。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其物理特性进行的;另一类是利用其进行的()。 生理特性。 化学特性。 物化特性。 生化特性。 保温层平均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允许有()。 负偏差。 正偏差。 偏差。 患者男性,50岁,患糖尿病5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晨勃次数明显减少,阴茎勃起不坚,不能完成性生活。该患者需要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血液生化。 性激素检测。 阴茎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CDDU)。 生殖系统B超。 泌尿系CT。 前列腺液检查。 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后。切口红肿有积液,穿刺抽吸后愈合。其切口分类和愈合分级记录为() Ⅰ/甲。 Ⅰ/乙。 Ⅱ/甲。 Ⅱ/丙。 Ⅲ/丙。

患者男性,50岁,因“心悸、多食、易饥、消瘦2个月,右上腹不适1周”来诊。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多食、易饥、消瘦,2个月间体重下降约5kg,伴怕热、多汗、排粪次数多、双睑水肿、眼干、眼胀、畏光、复视,无视力下降,无尿频、尿急,无双手及双下肢水肿。睡眠欠佳,尿正常,排粪次数增多,在当地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丙硫氧嘧啶2片,每日3次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mg,每日2次口服。1个月后,上述症状改善。1周前出现右上腹不适,无厌食、恶心、呕吐。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双睑水肿,双眼球突出,右眼明显,巩膜无黄染。甲状腺Ⅱ度大,质软,未闻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38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10U/L,碱性磷酸酶135U/L。甲状腺功能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9.72pmol/L,游离甲状腺素51.15pmol/L,促甲状腺素<0.005mU/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235.40U/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187.90U/L。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示表面抗原(HBsAg)阳性、e抗体(HBeAb)阳性、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其余阴性。影像学检查:双眼CT示双眼眼外肌肌腹增粗;甲状腺B型超声示甲状腺回声异常。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者,肝损害。用药医嘱如下表所示。

下一步治疗方案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