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Ⅰ阶段题库>临床综合题库

问题:

[单选] 双胍类降糖药主要作用机制为()

A . 抑制葡萄糖异生
B . 加速糖的无氧酵解,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
C . 刺激胰岛素分泌
D .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E . 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男,34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2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78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90%。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 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凝血因子Ⅱ、Ⅷ、Ⅸ、X缺乏。 DIC。 关于上消化道出血不正确的是() 急性大出血时血象检查为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的依据。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多数可出现低热。 胃内积血250~300ml可引起呕血。 每日出血50~100ml可出现黑粪。 周围血可见晚幼红细胞与嗜多彩红细胞。 关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过程错误的说法是() 体内脱氧核糖核苷酸由核糖核苷酸直接还原而成。 需要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需要NADPH(H+)。 需要硫氧化还原蛋白及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 反应在核苷一磷酸(NMP)水平上还原生成。 出生时发育已很完善的是() 视感觉。 听感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 水冲脉、重搏脉、交替脉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如何? 双胍类降糖药主要作用机制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