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非正式组织

【答案】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与“正式组织”相对。典型的非正式组织,如单位内的同乡、同学,棋友、牌友、球友等形成的小圈子。非正式组织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领导”,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非正式组织的划分,一般可以从“安全性”和“紧密度”两方面来考察。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追求一种在正式组织内无法达到的感情需求的满足。

2. 教育行政组织

答; 教育行政组织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其主要特征有: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 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答案】

3. 教师聘任制度

【答案】教师聘任制度是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制度。其特点是任职条件因需要而定,聘任双方均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双向选择,地位平等,任职期限固定,任务与酬金明确,聘任期满后根据本人表现、工作能力、单位工作岗位需要,决定去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基本内容包括:①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和科研上作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教师职务岗位,并规定其明确的职责:②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各级教师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 ③由学校校长在具有相应教师任职资格的教师中择优聘任; ④学校和教师双方遵循地位平等的原则,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幼教师职务有一定的任期,教师在任职期间,领取相应的职务工资。

4. 组织结构

【答案】组织结构是关于组织在运行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以及相互关系的系统。它涉及到组织的管理幅度的确定、组织层次的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方

式等问题。因此,组织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是由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权责关系、沟通方向和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

5. 目标管理

【答案】目标管理是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的现代管理方法。其特点包括:①面向未来; ②系统性的管理; ③重视成果的管理; ④重视人的管理。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都表现为一种程序或过程,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这一概念于1954年由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之后便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迅速流传,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及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实践当中。

6. 文化

【答案】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用来表达一定历史时代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也用来说明具体社会、部落、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的特点。狭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文化是个有机系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统一的整体,其基础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制度文化体现为一定社会的机构和制度,联结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文化是社会现象,具有历史连续性。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还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内涵。

7. 知识经济

【答案】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或者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有: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②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③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 ④人力资本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8. 管理

【答案】管理:管理是指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是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管理的这种属性,表现在管理必须也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管理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①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

②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

③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

④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简答题

9. 现代教育督导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教育督导的原则是指进行教育督导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现代教育督导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马列卞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的原则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根木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政策是在根木指导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我国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和教育活动的准则。

(2)科学性原则

贯彻这条原则,要求教育督导活动:

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教育督导工作要取得良好成效,就必须从督导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作出客观合乎逻辑的评价,提出恰当的要求和行之有效的指导建议。

②要遵循教育规律、管理活动的规律,剖析、解决督导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等诸方面的问题。

③在教育督导过程中,要运用科学方法,如调查研究、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去获取有关信息,掌握数据,分析诊断,揭示其内在联系。

(3)民主性原则

教育督导活动中的民主原则,是就督导人员与被督导人员的关系而言的。具体要求督导者不能做钦差大臣,要成为勤务员、服务者,在教育督导活动中要尊重被督导者的意见、愿望与需求,并创造条件,让被督导者积极参与问题的调查与解决的活动。在方法上,要求督导人员多采用商量、分析、研究、建议等方法。

(4)发挥集体功能的原则

教育督导工作并非重在指导个别政府官员、教育行政人员、学校领导及教师的管理工作、教学、教育工作的改进上,而在于提不集团努力的方向,引导被督导的集团向组织目标迈进。这样就需要督学在督导活动中建立起明确的意见沟通系统,运用双向沟通的原理,尽量使沟通路线直接而清楚,这是发挥被督导集体功能的根本所在。

(5)合作性原则

督导活动的开展,就是督导人员与被督导者共同工作,共同发现和分析问题,一起探讨如何改善工作环境。其基本方式就是合作,而不是督导人员以指挥者、监督者或专家自居,只重视个人的权威及作用,无视被督导者的参与和作用,不与被督导者合作。督导人员与被督导者动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