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大学文学院825中国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唐传奇中篇幅最长的是《_______》。
【答案】游仙窟。
【解析】《游仙窟》,唐代传奇小说,张鷟所著,采用自叙体的形式,描写作者奉使河源,夜宿大宅,大宅即神仙窟,与两女子调笑戏谑,宴饮歌舞,无所不至。把唐初文人放荡、轻佻的狎妓生活,第一次写入传奇小说。《游仙窟》是唐人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也是唐传奇发展初期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
2. 明月松间照,_______。
【答案】清泉石上流
【解析】题干诗句出自王维的《山居秋瞑》。全诗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 元杂剧《倩女离魂》是杂剧作家_______的代表作。
【答案】郑光祖
【解析】《倩女离魂》是元朝后期杂剧中最优秀的作品,故事是在唐人传奇《离魂记》的基础上,由元代杂剧家郑光祖改变创作而成的。
4. 被王国维称赞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词作是纳兰性德写的《_______》。
【答案】纳兰词
【解析】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词话和学者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其词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己”
5. 《剪灯新话》是_______代的文言小说。
【答案】明
【解析】《剪灯新话》是明代文言短篇小说。共载传奇小说四卷二十篇,附录一篇。作者瞿佑。《剪灯新话》在洪武十一年就已编订成帙,以抄本流行。
6. “风、雅、颂”由音乐而得名,风就是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音乐曲调,“雅”主要是,“颂”主要是_______。
【答案】朝廷正乐; 宗庙祭祀之乐
【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
7. 杨龙友是清代传奇中《________》的人物形象
【答案】桃花扇
【解析】《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这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它以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南明弘光王朝从建立到亡国的短暂历史过程,描绘出明清易代时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作品着重塑造了李香君、柳敬亭、苏昆生等下层人物的形象,满腔热忱地赞扬他们心系国家安危的高尚品质和民族气节。
8. “活法”论由北宋后期江西诗派_______提出。
【答案】吕本中
【解析】吕本中的“活法”论是他后期提出的作诗主张。江西诗派以奇峭僻涩为特点。而吕本中则有意用李、苏的疏畅自然补救其弊。吕本中的“活法”即“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提倡“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有意识“以苏济黄”,消除江西诗派末流的生硬造作之弊,为宋诗发展开拓出“流转圆美”的新途径。
二、名词解释
9. 新乐府运动
【答案】新乐府运动是指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发起的诗歌革新运动。他们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 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10.枚马
【答案】“枚马”是西汉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的并称。出自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汉初辞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同其风,王扬骋其势。”二人均为文学侍从之臣,并以工于辞赋著称。后世用作咏词臣的典故。枚乘的《七发》是标志着七体赋即汉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则进一步确立了汉大赋的传统和体制。他们对汉赋的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11.元曲四大家
【答案】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
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四大家都不求仕进,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和人民联系密切。其代表作品大都能真实地反映元代社会现实,思想内容深刻,生活气息浓烈,且与舞台演出结合紧密,人物语言生动形象,戏剧冲突集中、紧凑。四人中,关汉卿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是我国古代戏剧的奠基人。
12.章回小说
【答案】章回小说是明代产生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也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形成的,讲史以讲说前代历史、兴废争战为主,开始以口头讲述为主要形式,由于不可能一次把一部历史故事说完,所以必须讲若干次,于是便产生了分节讲述,每节用题目的形式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讲史和小说话本合流,再加上作家对民间作品的加工整理,就出现了章回小说。《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书的成书过程,也就是章节回小说的诞生过程。
13.饮冰室诗话
【答案】《饮冰室诗话》是近代诗话著作,梁启超著。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饮冰室诗话》即连载于他创办的《新丛民报》,后编订成书。《饮冰室诗话》论诗,首重“新意境”。著者从改良主义立场出发,非常厌恶“中国结习,薄今爱古”,“最倾倒”黄遵宪“意境无一袭前贤”,热烈赞扬他“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并在书中采摘黄遵宪许多名篇名句。《饮冰室诗话》既总结了“诗界革命”,又进一步推动了“诗界革命”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14.话本小说
【答案】话本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流行于宋元时期,又称宋元话本。当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人口的剧增,通俗的民间文学在宋代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话本小说是宋代民间文学的代表。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四家中小说、讲史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 后者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15.公安派
【答案】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其中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就是由他提出的。公安派以“性灵说”作为文学主张的内核,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在创作上,其诗文“变板重为轻巧,变粉饰为本色,致天下耳目于一新”,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但也有些作品过于率直浅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