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2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22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33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4综合考试[文学]之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46
一、名词解释
1. 文革“潜流文学”
【答案】文革“潜流文学”是文革期间作家采用隐蔽的方式进行创作和流通的文学样貌。它是与“文革”文学创作规范相疏离,甚至对立文学。文革“潜流文学”主要有诗歌和小说创作。如“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在这一时期的创作,强化了生命意识,超越了他们在40年代的作品中强烈的社会功利意识,而思考在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
2. 骆一禾
【答案】骆一禾是当代著名诗人,著有巨制长诗《世界的血》《大海》等。骆一禾抒情诗的主题基本上表现为对于爱、生命、青春的肯定和赞美,而他的长诗则反映了一种整体性的建构努力。骆一禾将长诗的实践建立在对于世界、人类及民族历史等因素的总体把握之上。他是海子诗歌一卓越的阐释者,对于中国诗歌的前景和诗人的任务,他提出了“修远”的命题,显示了诗人宏阔的历史视野与深邃而沉潜的人格品质。
3. 《再批判》
【答案】《再批判》是指刊登于1958年1月26口出版的《文艺报》第二期上的特辑。它批判了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丁玲的《三八节有感》《在医院中》,萧军的《论同志之“爱”与“耐”》,罗烽的《还是杂文时代》,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等作品,并指出丁玲、萧军、艾青等“右派”早在延安就“勾结在一起,从事反党活动”,是“以革命者的姿态写反革命的文章”。这场“再批判”还波及到对秦兆阳、钱谷融、刘宾雁、王蒙、刘绍棠等的理论和创作的批判。《再批判》的批判采取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方法,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严重压制了文艺创作的独创性和积极性,是1957年反右斗争的延续和发展。
4. 新历史小说
【答案】新历史小说是指始于8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小说形态,直到90年代初才被命名与确认。新历史小说摈弃了革命历史小说的二元对立模式,注重历史反思,发掘人性,努力将历史的真实凸现出来:挖掘传统历史文化对现时的影响,整合积极精神因素,塑造民族意识,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它的抒写是反传统的,作家们将历史当做意念中的历史,按自己的理解篡改历史,
充分发挥想象之能事以虚构故事,历史变成一个标志,一个符号,它的真实性不复存在。代表作品有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等。
5. 反思文学
【答案】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它以反思十年动乱这场社会悲剧的种种前因后果和经验教训,回顾历史,展望明天为主要内容。反思文学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反思文学作品共同具有的特色。代表作品有《内奸》《人到中年》《芙蓉镇》等。
6. 新生代诗
【答案】新生代诗是指继“朦胧诗”后新出现的诗歌潮流,又称“后新诗潮”。1986年中国现代诗发展为其崛起的标志。新生代诗歌呈三种流派:“书面语写作”、“口语写作”、“书面语加口语的复合型写作”。“书面语写作”的诗人,即追求语言的典雅气质、注重修辞效果,强调词语的想象力,突出的诗人有西川、藏棣、西渡、代薇等; “口语写作”的诗人,强调日常生活语言和民间语言作为自身的诗歌语言资源,反对、摒弃修辞手法,其代表诗人有伊沙、沈浩波、伊丽川等; “复合型写作”则是前两种流派互渗的产物,其代表人物有徐江、樵达摩、侯马、金海曙等。
7. 革命样板戏
【答案】革命样板戏是文革时期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洪》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剧目。由于这些作品描写的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的现代生活,被赋予了更积极的政治意义。它们被纳入了与帝土将相、才子佳人占领舞台相对立的革命文艺路线,被当作批判刘少奇、周扬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论据和武器,被奉为工农兵占领文艺舞台、实行文化革命的典范。
8. 《晚霞消失的时候》
【答案】《晚霞消失的时候》是礼平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十月》杂志1981年第1期。这部小说描写了南珊和李淮平两个青年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经历、思考和追求,反映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社会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小说中以李淮平和南珊从红卫兵年代到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扭曲的精神恋爱为叙述主线,虽然他们仅见过四面,却代表了作者的人生历程。整部作品以其浓重的思辨色彩与对人生价值的探索性,在当时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讨论。
二、简答题
9. 列举“新写实”派小说的主要作家和主要作品。
【答案】(1)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是指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先锋小说”同时或稍后出现的是“新写实小说”。被归入到这一名目之下的作家非常广泛,包括刘震云、方方、池莉、范小青、苏童、叶兆言、刘恒、王安忆、李锐、李晓、杨争光、赵本夫、周梅森、朱苏进、迟子建等。
(2)主要的“新写实小说家”及其作品
①池莉及其代表作品
池莉将日光投向普通人的生活,描写了普通人的凡人琐事,将新时期初期“大写的人”置换成“小写的人”。池莉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凝眸》等。其中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是常常被批评家用来阐述“新写实小说”特征的主要文本之一。这一小说连同《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也曾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
②方方及其代表作品
方方的《风景》写出了当代生活的最粗陋的状态,作者以冷静、不动声色的叙事方式把现实生活和盘托出,让人们对生存命运的思考更加深邃。方方198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大篷车上》之前曾致力于诗歌创作,1987年发表的《风景》在评论界反应热烈,这个中篇也被当作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风景》之后的主要作品有:《落日》《祖父在父亲心中》《桃花灿烂》《纸婚年》等等。
③刘恒及其代表作品
刘恒把生存的基本欲求置于写作的中心而拒绝复杂深邃的文化附加物,他以与“寻根”不相干的态度表示了对“寻根”的逃避。刘恒1977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小石磨》,1986年发表《狗日的粮食》,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此后的主要作品有:《黑的雪》《白涡》《伏羲伏羲》《虚证》《连环套》《苍河白日梦》《逍遥颂》等。另外,还出版有《刘恒自选集》。《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和《白涡》也被比较一致地认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④刘震云及其代表作品
刘震云没有着力刻画底层人生活的艰辛,而是写出他们生活和人生的方方面面; 不是去挖掘生活的深层意蕴,细细咀嚼生活的复杂滋味,而只满足于写出一种生活状态。悲剧性的情感总是被尴尬处境所消解,为无聊的快乐所冲淡。刘震云的作品有《塔铺》《新兵连》《一地鸡毛》《单位》《官场》等。这些作品,特别是其中的《一地鸡毛》,通常都被看成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进入90年代后,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和《故乡面和花朵》等。
10.简述艾青“归来”后的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艾青归来后的诗歌,与他过去的诗歌有着明显的连贯性和延续性。他的诗歌贯穿着一个基本的主题,即关注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歌唱人类的理想和光明。其“归来”后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有:
(1)善于从具体生活现象中把握一种超越现象本身的体验
艾青归来后的诗歌在取材和抒写力式上,规避描述具体的生活矛盾和场景,善于从具体生活现象中把握一种超越现象本身的体验,在具象化描述中将其推移到象征层次从而获得更深广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