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妇科(医学高级)题库>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题库

问题:

[单选] 《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指的是()。

A . 临床上的内阳虚外寒束
B . 现在临床上的表证恶寒
C . 临床辨证中的阳虚畏寒
D . 阴阳失调的阳盛格阴
E . 阴阳气逆的阳虚肢厥

男性,36岁,体检发现外周血Hb98g/L,RBC3.02×1012/L,WBC51.2×109/L,其中早幼粒细胞2%、中性中幼粒细胞15%、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9%、嗜酸性粒细胞4%、嗜碱性粒细胞7%、淋巴细胞9%,PLT432×109/L,肝轻度肿大,脾明显肿大为进一步确诊和鉴别诊断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 A.骨髓象检查、Ph染色体检查及bm-abl融合基因检查。 骨髓活检、NAP染色、bcr-abl融合基因检查。 NAP染色、Ph染色体检查。 骨髓象检查、腹部超声波检查、NAP染色。 NAP染色、bcr-abl融合基因检查。 小建中汤的适应证可以见到() 阳脉涩。 心中悸而烦。 发热恶寒。 阴脉弦。 腹中急痛。 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分布在全年中。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A.0.4。 8.0。 10.0。 1.6。 2.0。 有关老年人高血压,下列不正确的是() 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 半数以上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靶器官并发症常见。 易出现血压波动。 不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出口梗阻引起的便秘不包括()。 直肠前突。 直肠内脱垂。 耻骨直肠肌肥厚。 盆底疝。 肠易激综合征。 《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指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素问·调经论》中“阳虚则外寒”、“阳盛则外热”是对外感表证恶寒发热机制的解释,与后世的“阳虚则寒”、“阳盛则热”的含义不同。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