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18新闻理论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3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詹大悲
【答案】詹大悲,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8年在武汉被宛思演聘为《商务日报》总主笔,开始他的报刊活动。在他的主持下,《商务日报》渐渐成为群治学社的机关报。该报日出两大张,言论激烈,被称为汉口报界倡导革命的急先锋,同时,报社也成为革命党人策划起义和进行联络的机关,不久被封。
2. 章士钊
【答案】章士钊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1903年4月加入爱国学社,不久为《苏报》撰写了《释仇满》等文章,文法谨严,论理充足,受到主编陈范赏识,年仅22岁即被任命为《苏报》主笔。在他的主持下,《苏报》明确提出了“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1903年“苏报案”后两个月,章士钊与陈独秀、苏曼殊等创办《国民日日报》,继续进行反对清政府封建专制的宣传。1914年,在日本创办了《甲寅》杂志。
3. 国际新闻社
【答案】国际新闻社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间通讯社,简称“国新社”。1938年,在周恩来的指导下,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会员为骨干,采取合作社形式,在武汉成立。同年10月20日在长沙成立并对外发稿,主要创办人和负责人有范长江、胡愈之、刘尊棋等。11月,迁至桂林并设总社,成为全国性通讯社,正式对国内外发稿。1939年,香港原有的国际新闻社并入,改为分社。同时,在重庆设立办事处。“国新社”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集中了一批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通讯社。稿件以通讯为主,向国内和海外华侨报纸发稿,影响很大。1941年皖南事变后,桂林和重庆两社在国民党的迫害下关闭,香港分社活动到太平洋战争爆发。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新社”在香港重建,继续发稿,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 范长江的西北通讯
【答案】范长江的西北通讯是指他的传世之作一一《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的统称,它代表着当时一种新闻文体一一旅行通讯和战地通讯的发展趋势。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更为可贵的是,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范长江的通讯作品,以纪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大量的历史、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