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 . 磺脲类
B . 噻唑烷二酮类
C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D . 双胍类
E . 格列奈类
● 参考解析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此类药主要作用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因子受体γ(PPARγ),与PPARγ的功能区高度结合,激活受体,使PPARγ反应性基因转录增加。PPARγ在脂肪细胞中高度表达,胰岛素受体增加,CLUT-4增加,促进葡萄糖的摄取、转运和利用。还参与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改善血脂异常。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使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因此,又将此类药称为胰岛素增敏剂,适用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剂量罗格列酮4~8mg,吡格列酮15~30mg,每日1次或分次服用,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合用。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水肿、体重增加等,尤其在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时更为明显。由于可能发生体液潴留,对已有心力衰竭危险的患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加重,因此,不宜用于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患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