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二单元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男,52岁。初诊2型糖尿病2个月。每日进主食量约500g。身高171cm,体重90kg,BMI30.8,查空腹血糖5.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目前不宜选用的降糖药物是()

A . 磺脲类
B . 噻唑烷二酮类
C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D . 双胍类
E . 格列奈类

在做胆囊造影时,为检查胆囊的收缩功能,让受试者进食油煎荷包蛋是为了促进() 胆盐的合成。 胆固醇的合成。 迷走神经的兴奋。 缩胆囊素的分泌。 胃泌素的分泌。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提到:“要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起草()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作为行政管理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草案。 法律。 法规。 规章。 北部湾经济区要加快连接()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航线和“无水港”及相关物流网络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升级集疏运体系。 环渤海地区。 长三角。 西南中南地区。 中部地区。 美国十多年来至少犯的三大错误不包括()。 发动伊拉克战争。 发动阿富汗战争。 制造国际金融危机。 参与越南战争。 “染色病料标本镜检时细菌呈蓝青色,组织、细胞等呈其他颜色,视野呈淡红色。”上述情况是使用的哪种细菌染色法?()。 单染色法。 复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 瑞氏染色法。 姬姆萨染色法。 男,52岁。初诊2型糖尿病2个月。每日进主食量约500g。身高171cm,体重90kg,BMI30.8,查空腹血糖5.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目前不宜选用的降糖药物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此类药主要作用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因子受体γ(PPARγ),与PPARγ的功能区高度结合,激活受体,使PPARγ反应性基因转录增加。PPARγ在脂肪细胞中高度表达,胰岛素受体增加,CLUT-4增加,促进葡萄糖的摄取、转运和利用。还参与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改善血脂异常。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使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因此,又将此类药称为胰岛素增敏剂,适用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剂量罗格列酮4~8mg,吡格列酮15~30mg,每日1次或分次服用,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合用。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水肿、体重增加等,尤其在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时更为明显。由于可能发生体液潴留,对已有心力衰竭危险的患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加重,因此,不宜用于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患者。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