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通讯
【答案】通讯是指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它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文体。目前人们所称的“通讯,,其实已经逐步演变为一种集合概念,一种广义的名称,是指报纸、刊物中运用的除消息以外包括各类通讯、特写、专访等所有详报型(或深度型)新闻体裁的总称。通讯作为新闻报道有其内在定规定性:第一要真实; 第二有时效性; 第三,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价值。
2. 政治性报纸
【答案】政治性报纸是以追求政治利益为目的,多由政党、政治团体、国家机关来主持,用以宣传一个政党、政府的政治主张、纲领、政策。报纸新闻以政治、经济、军事等硬新闻为主,并且非常重视言论,如中国的《人民日报》、日本的《赤旗报》、意大利的《团结报》等。
3. 风险社会
【答案】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在贝克(U1richBeck )那里现代性的特征被称为“风险社会”。吉登斯在对现代性的分析中引入了时空特性他认为现代性与前现代性区别开来的明显特质就是现代性意味着社会变迁步伐的加快、范围的扩大和空前的深刻性。风险社会是指这样一个时代,社会进步的阴暗面越来越支配社会和政治. 他提出,人类面临着威胁其生存的由社会所制造的风险,如工业的自我危害及工业对自然的毁灭性的破坏。
4. 核心竞争力
【答案】核心竞争力是指一家传媒超越其竞争对手的强项,这个强项使一家传媒能占得市场先机,或稳固地占据市场相当份额。即一家媒体的绝活,是他人难以超越的独家武器。在当今传媒市场上,凡是能长久不衰的,都因其具有核心竞争力。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综合频道)和湖南卫视长期占据着收视率第一、第二的位子绝非偶然。央视以它精心制作的新闻节目和精彩的综艺、电视剧赢得观众,而湖南卫视以不断翻新的娱乐节目红遍全国。
5. 宣传价值
【答案】宣传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由于新闻媒介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办报(台)的方针不同,宣传价值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
利益取向(国家或民族利益、团体利益)和价值取向。一般而言,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五性,,,即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和时宜性。
6. 模式示范论
【答案】模式示范理论认为,大众传播能够描述模式化的行为。受众与媒介内容的接触,为自己提供了一种学习的对象,可以从中学得一系列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人们处理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永久性方式之一部分。也就是说,媒介内容对受众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二、简答题
7. 新闻媒介集团化在经营方面有哪些好处?
【答案】近些年来,中国报业、广电开始了集团化,其目的之一就是实现规模经济。新闻媒介集团化在经营方面的好处在于:
(1)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办公楼、印刷厂和电台电视台的采访、编辑、播出系统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降低经营成本。
(2)人员可以合理流动、配置,调动新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3)资金可以合理调度,把资金投入到最急需、最能见效的方面。
(4)在资料、稿件组织上共享。比如,文汇新民集团成立以后,原先两家报社的资料不但为记者、编辑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资料,而且向社会开放,成为营利机构。
8. 谈谈宣传策略中的“乐队花车法”。
【答案】西方将广告、政治运动和公共关系都视为宣传的组成部分。为了增加宣传的有效性,达到预期的说服效果,一些传播技巧被广泛地运用到宣传活动中。乐队花车(bandwagon )即是其中的一种传播技巧,即宣传者营造出一种“加入我们,否则就是与大家作对,,的气氛,要求受众接受某种仿佛大家都接受的想法。
9.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具有什么功能?
【答案】(1)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群体规范的功能包括以下几项:
①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②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③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④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2)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①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每个群体都有一般成员承认并且维护的规范体系,成员个人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也就越倾向于积极维护群体规范。群体规范的维持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在成员个人对群体做出了贡献的时候,可以得到群体的奖励,包括获得其他成员的赞扬和在群体内角色地位的上升等; 当从事了不利于群体或者违背群体规范的行为之际,个人成员会受到群体的制裁,包括受到其他成员的冷遇而陷入孤立状态、各种不同的处分直至被排除于群体之外。因此,当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规范产生冲突时,他所面临的群体压力是巨大的。
②群体规范不仅制约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群体规范对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效果的影响表现在: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在说服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唤起“自卫”行为,出现逆反效果。
10.简述报纸的特点。
【答案】现代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面向广大群众并连续发行的印刷媒介。一般情况下,它以散页形式公开发行,并具有以下特点:
(1)出版周期短
报纸周期短的每日出版,甚至一日数刊,周期长的有周刊及七日以上的报纸,但总的趋势是向着日刊与一周数刊等短刊期发展。
(2)出版迅速
报纸要分秒必争地报道刚刚发生的新闻,因此,一张日报从采写到出版,不到24小时。
(3)提供新闻的量多,人们能够从报纸获知大量的新闻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中指出的,“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
11.简述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答案】效果可以分为不同层面,根据学者们大体一致的看法,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①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②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的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
上述三个层面既体现在具体的、微观的传播过程中,也体现在综合的、宏观的社会传播过程中。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二个层面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