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678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入声韵

【答案】入声韵是指以塞音作韵尾的韵类,它是古代汉语中韵母的一大类。入声韵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t/、/k/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中古入声韵中,屋沃烛、觉、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等韵以[-k]收尾; 质术栉物迄没给、月易末瞎黯屑薛等韵以[-t]收尾; 缉、合盒叶帖治押业乏等韵以[-p]收尾。入声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中已不复存在,但在汉语的一些方言以及汉藏语系的一些其他语言中则仍能找到入声的踪迹。

2.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

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3. 语义指向

【答案】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它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句法结构研究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关系。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关系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状语的语义指向作静态分析时,状语的语义指向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性是有深厚语义基础的。这决定于状语在深层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的同现关系。

例如,“他唱响了家乡的民谣了”中的“响”的语义指向是“家乡的民谣”。

4. 同音字

【答案】(1)同音字是指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汉字中同音字很多。

(2)同音字的类型:

①同音同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相同。

②同音异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不同。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试以“重——轻”、“团结——分裂”为例加以说明。一般说“王安忆是女作家”,却只说“梁晓声是作家”,形成“作家——女作家”的对立,这也是不平衡现象吗?

【答案】(1)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成对的两个反义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往往不相等,这是指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例如,

①“重——轻”,一般提问题时问“重不重? ”如“这杠铃重不重? ”回答可以是“重,180kg" ,也可以是“轻,才120kg" 。一般情况下不问“轻不轻? ”只是在已知为轻时或希望它为轻时,才问“这杠铃轻不轻? ”回答只能是“轻,120kg" ,不能说“重,180kg 。”但可回答说“不轻,180kg" 。一般只能问“有多重? ”只在已知为轻时说“有多轻? ”但陈述句只说“有180kg 重。”“有120kg 重。”不能说“有120kg 轻”。

②“团结——分裂”也如此。一般情况下(不知是否分裂)只问“他们团结不? ”“他们团结的情况如何? ”“他们有多团结? ”一般不问“他们分裂不? ”只有在已知为分裂时,才问“他们分裂的情况如何? ”

(2)“作家——女作家”的对立也是不平衡的

“作家”可以特指男性作家,所以一般只说“梁晓声是作家”,除非强调性别时,不说“梁晓声是男作家”。“作家”还可以兼指女作家。如果说:“来了一群作家。”其中可以有男的也可以有女的; 如果说:“来了一群女作家。”其中便只能有女作家,不能包括男的。当然说“王安忆是作家”也是可以的。

6. 什么是双宾语? 能带双宾语的动词有哪些类型?

【答案】(1)双宾语的内涵

双宾语又称双宾式、双宾句,是指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既涉及人又涉及物,因而带了两个宾语,而两个宾语间又没有结构关系的句子。如“王老师教我们英语”、“他送你两本书”。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可称指人宾语,或称近宾语,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可称指物宾语或远宾语。

(2)能带双宾语的动词类型能带双宾语的动词一般要有“给出”、“取进”、“询间”、“称说”等意义。例如,“送”、“给”、“借,,、“告诉”、“问”、“叫”等。

7. 汉语的姑妈、姨妈、伯母、婶母……能用同样的词称呼吗? 英语行不行? 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在汉语中不能用同样的词称呼姑妈、姨妈、伯母、婶母等,而英语则可以用aunt 来统一表示这些称呼。这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

汉族和英吉利民族文化传统、家族结构不同,因此,在家族中对不同人的称呼也不相同。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实行长子继承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强调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因此,家族亲戚地位不同,有姑父、舅父、叔父、伯父的不同称呼,自然也就有对应的姑妈、姨妈、伯母、婶母的不同称呼; 而英吉利民族中,没有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儿女皆有继承权,姑

父、舅父、叔父、伯父处于同样的地位和关系中,完全可以用同一个词语称呼,姑妈、姨妈、伯母、婶母亦是如此仅用“aunt ”一词即可。

8. 你如何看待词、语素和短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请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例子简要阐述。

【答案】(1)词、语素和短语之间的差别

①三者的含义不同

a.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b. 词由语素构成,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 它既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

c. 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语言单位,包括固定短语和自由短语。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与之相对的是自由短语,它是由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

②月者的语法作用不同

a. 从词的定义来看,用能否“独立运用”(单说单用)来区分语素和词,用是不是“最小的”(不能扩展)来区分词和短语。例如:他又来送信了。“他、来、送、信”都能够单说,可以单独做句法成分,余下的“又”能单独做句法成分,“了”能单独起语法作用,即可以单用,也是词。这种区别词和语素的方法就是剩余法。所以句子中的成词语素只要不与别的语素组词,便都是能独立运用的单位——词。

b. 区分词和短语的方法是扩展法。不论成词语素还是不成词语素都可以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开关”作为一种电器的名称,是一个词,在“我买了一个开关”这个句子里,它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如果分开,例如“这种装置开和关都很自由”,“开、关”成了表示动作的两个词,同合在一起所表示的意义就不同了。同理,“骑兵”不能扩展,是一个词,“骑马”可以扩展(“骑了一匹马”),便是短语。“头痛”,在“这件事,我很头痛”中不能扩展,是一个词; 在“我今天头痛”中,可以扩展成“我今天头真痛”,便是短语。这种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叫扩展法,或插入法。

(2)词、语素和短语之间的联系

语素、词和短语是语言的重要语法单位,分别是由较小的一层组合成较大的一层,由语素组成词,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短语,三者是不同层次的语法组合单位。如语素“鲜”、“花”组合成词“鲜花”,而这一次由可以和其他的词组合成短语——“美丽的鲜花”。

9. 下列各句哪是单句,哪是一重复句,哪是多重复句,哪是紧缩句? 为什么? 指出复句内分句间的关系,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

①外面太阳很好,也没有风。

②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写一个农民。

③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