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5岁,持续高热伴上腹痛5d,巩膜黄染2d入院。体格检查:急性热病容,意识清醒,巩膜黄染,体温39.6℃,呼吸急促(32次/min),血压75/45mmHg,心率120次/min,律齐。右上腹压痛明显。血常规WBC21×109/L,中性0.90。导致该病例脓毒性休克的病原菌,应首先考虑() A.肺炎链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白念珠菌。
脑震荡临床表现不包括()。 意识障碍不超过30分钟。 意识障碍期肌腱反射消失。 醒后常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腰穿脑脊液中红细胞1000×106/L(1000个/mm3)。 逆行性遗忘。
男性,56岁,进行性贫血1年,剧烈腰痛3个月,查体:血红蛋白89g/L,白细胞3.4×109/L,血小板68×109/L,ESR18cm/h,尿蛋白(++),骨髓异常浆细胞0.54,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蛋白。与诊断不符的血液学改变是() A.无幼粒、幼红细胞。 血沉显著增快。 血片中见红细胞排成钱串状。 浆细胞增多。 全血细胞减少。
下列哪种试验是鉴别肠杆菌科致病菌与非致病菌常选用的?() 葡萄糖发酵试验。 乳糖发酵试验。 菊糖发酵试验。 甘露醇发酵试验。 吲哚试验。
男性,58岁。消瘦1个月余。无咳嗽、咳痰、恶心、呕吐症状。查体:T36.5℃,呼吸20次/分,脉搏89次/分,血压105/73mmHg,查体:左啵窝、双侧颈部锁骨上触及多发包块;双肺呼吸音清。血常规:Hb103g/L,白细胞5.2×109/L,中性粒细胞61.3%,淋巴细胞15.9%。大便OB(-)。胸部CT:纵隔、双侧肺门及左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双肺未见异常。左腋窝淋巴结活检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8F-FDGPET/CT显像在该病例的临床价值是()。 A.特异性诊断恶性淋巴瘤。 临床分期。 有助于活检部位的合理选择。 协助放疗计划的制订。 有助于临床处理决策的合理选择。 特异性鉴别恶性淋巴瘤与结节病。
除原发性肝癌外,哪项最易引起AFP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