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50岁,孕3产2,月经周期不规则伴经量增多1年,月经来潮后2小时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腺上皮呈高柱状,为假复层上皮,核分裂相增多,腺体呈弯曲状,间质细胞呈星状,并相互结合成网状,组织内水肿明显,小动脉增生,呈弯曲状。应诊断为()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炎。 无排卵性功血。 排卵性功血。
桥本甲状腺炎最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甲状腺() 中等度对称性弥漫性肿大。 切面似肉样。 光镜下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伴淋巴滤泡形成。 滤泡被扭曲、变形。 伴有滤泡上皮嗜酸性变。
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出现时下列哪些激素水平升高() A.ACTH。 B.胰岛素。 C.5-羟色胺。 D.去甲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颗粒细胞瘤描述不正确的是() 可能源于Schwann细胞。 该瘤少见、约一半病例起源于头颈部。 肿瘤由丰满的嗜酸性粒细胞构成。 肿瘤有明显包膜。 被覆上皮常呈假上皮瘤样增生。
妇女,35岁,G2P1,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半年,经期长达9~10日,出血量多,淋漓数日方止,月经周期正常,B超检查子宫、附件正常。该患者诊断性刮宫可见() 分泌反应落后2日。 呈增殖期样反应。 呈单纯性增生样。 呈分泌期与增殖期内膜并存。 呈蜕膜样变。
肝移植血管开放后最易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