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题库>CT题库

问题:

[配伍题,B型题] 女,45岁,双乳胀痛1年余,月经前痛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缓解,双侧可触及边界不清的肿块,质韧,腋窝淋巴结不大,应考虑的诊断是()
女,23岁,右乳肿块1年余,1.5cm×1.5cm大小,位于外上象限,质韧,表面光滑,易于推动,腋窝未触及肿块,应考虑的诊断是()
女,36岁,妊娠6个月,左乳肿痛半月余,体温无明显升高,查体见左乳大部分皮肤发红、水肿、增厚、粗糙,表面温度较高,无明显压痛,腋窝可触及二个肿大淋巴结,无明显压痛,曾用抗菌药一周,无好转。应考虑的诊断是()

A . A.乳腺癌
B . B.乳腺囊性增生病
C . C.炎性乳腺癌
D . D.急性乳腺炎
E . E.乳腺纤维腺瘤

布氏杆菌病病原治疗的最佳疗程为() ["A.4周","B.5周","C.7周","D.6周","E.3周"] 关于布氏杆菌病的预后,错误的是() ["A.经抗生素治疗可使病程缩短","B.死亡原因为心内膜炎","C.患者不治疗大多会导致死亡","D.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引起死亡","E.部分可遗留关节病变"] 影响疼痛的因素包括() ["A.个体早期的生活经验","B.人格特征","C.个体对疼痛的注意力","D.患者的情绪","E.患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关于布氏杆菌病的发病机制,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和毒素以及变态反应均不同程度地在发病中起作用","B.不易复发","C.慢性期以变态反应引起的病变为主","D.病原菌可以多次进入血流引起临床症状反复加重","E.急性期以细菌及毒素起作用为主"] 布氏杆菌病的病原治疗,多选用哪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 ["A.多西环素+利福平","B.土霉素+利福平","C.四环素+链霉素","D.红霉素+阿米卡星","E.头孢类抗生素"] 女,45岁,双乳胀痛1年余,月经前痛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缓解,双侧可触及边界不清的肿块,质韧,腋窝淋巴结不大,应考虑的诊断是()
女,23岁,右乳肿块1年余,1.5cm×1.5cm大小,位于外上象限,质韧,表面光滑,易于推动,腋窝未触及肿块,应考虑的诊断是()
女,36岁,妊娠6个月,左乳肿痛半月余,体温无明显升高,查体见左乳大部分皮肤发红、水肿、增厚、粗糙,表面温度较高,无明显压痛,腋窝可触及二个肿大淋巴结,无明显压痛,曾用抗菌药一周,无好转。应考虑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