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864软件工程导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软件维护工作中大部分的工作是由于( )而引起的。
A. 程序的可靠性
B. 适应新的硬件环境
C. 适应新的软件环境
D. 用户的需求改变
【答案】D
【解析】大量软件工程维护资料表明,用户的需求改变而引起的软件维护工作占的比例最大,而不是由可靠性问题引起的,为了增强和改进软件的功能所做的维护仅占20%。
2. 在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活动是( ),它是软件开发工作的第一步。
A. 编写规格说明书
B. 制定测试计划
C. 编写需求说明书
D. 制定项目计划
【答案】D
【解析】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人员(People )、产品(Product )、过程(Process )和项目(Project )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它的关键活动是制定项目计划。
3. 块间的信息可以作“控制信息”用,也可以作为( )使用。
A. 控制流
B. 数据结构
C. 控制结构
D. 数据
【答案】D
【解析】如果两个模块彼此问通过参数交换信息,而且交换的信息仅仅是数据,那么这种耦合称为数据耦合。如果传递的信息中有控制信息(尽管有时这种控制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出现),则这种耦合称为控制耦合。
4. 软件生存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 )、维护等活动。
A. 应用
B. 测试
C. 检测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一个软件从提出开发要求开始直到该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通常,软件生存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可以将这些 活动以适当的方式分配到不同阶段去完成。
5. 需求分析阶段不适于描述加工逻辑的工具是( )。
A. 结构化语言
B. 判定表
C. 判定树
D. 流程流图
【答案】D
【解析】在需求分析阶段结构化语言、判定表或判定树详细描述数据流图中不能被再分解的每一个加工。“数 据流图”描述系统的分解,即描述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
6. 结构化分析(SA )方法将欲开发的软件系统分解为若干基本加工,并对加工进行说明,下述是常用的说明工具,其中便于对加工出现的组合条件的说明工具是( )。
①结构化语言
②判定树
③判定表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结构化语言可以用来描述逻辑判断,如
求分析中出现的条件组合的。
等,但用它来描述加工中出现的组合条件显得有点勉强,而判定表和判定树是专门用来描述在软件需
7. 构造原型时,主要考虑( )。
A. 全部功能
B. 原型要体现的特征
C. 全部细节
D. 全部需求
【答案】B
【解析】在构造原型之前,必须明确运用原型的目的,即确定原型要体现的特征,从而解决分析与构造内容的取舍,还要根据构造原型的目的确定考核、评价原型的内容。
8. 每个对象可用它自己的一组属性和它可以执行的一组( )来表现。
A. 行为
B. 功能
C. 操作
D. 数据
【答案】C
【解析】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对象是基本的运行时的实体,它既包括数据,也包括作用于数据的操作,所以一个对象的定义包括它的静态属性和动态操作的定义。
9. 在有多重继承的类层次结构中,类层次结构是( )层次结构。
A. 树型
B. 网状型
C. 环型
D. 星型
【答案】B
【解析】单继承的类层次结构表现为树型层次结构,多重继承的类层次结构表现为网状型层次结构。
10.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 )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A. 结合
B. 隐藏
C. 封装
D. 抽象
【答案】C
【解析】对象具有状态,一个对象用数据值来描述它的状态;对象还有操作,用于改变对象的状态,对象及 其操作就是对象的行为;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封装于对象的统一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