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808经济学基础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辨析题
1.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货币的产生过程来看,金银最初也只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非天然就是货币。只有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金银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而成为货币。
一般等价物究竟固定在哪一种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但总的说来,有两种情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或是固定在最重要的外来交换物品上,或是固定在本地可让渡的则一产的主要形式(某使用物品)上。在历史上,有很多商品,如牲畜、盐、毛皮、贝壳、绸布等,都充当过最初的货币商品,最后才固定在贵金属(金、银)上。也只是从贵金属成为货币商品时起,货币形式才真正同一般等价形式区别开来。
金银之所以能最终夺得货币商品的特权地位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在于它的天然特性是最适合充当货币的材料。金银具有价值、成色比较均匀、易于分割、便于携带和保存等特点,是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由于金银具有这此特性,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逐渐固定在金银上,金银成了货币商品,成了货币。因此,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的起源表明,货币不外乎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贵金属只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才成为货币,它一旦作为货币,就成了特殊商品。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 不变资本与固定资本都表现为生产资料,具有完全相同的物质内容,因而不变资本实际上就是固定资本。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械设备、生产下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使用价值上全部投入生产过程,但是它的价值是逐渐损耗、逐次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的,以货币形式逐渐收回。与其相对应的是流动资本。区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意义主要在于考察资本的周转时间与速度。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量。尽管转移的方式不同,有的是一次性转移,有的是多次转移,但是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与不变资本相对应的是可变资本。
可以看出,圆定资本与不变资本在形式是有共同点,但是其所表达的内容与反映的问题是两
个不同的概念,所以它们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3. 垄断消除了竟争。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垄断和市场竞争的关系可以简要地概括成:垄断产生于市场竞争,但它没有消灭竞争,并与竞争并存。两者的关系具体来讲:
(1)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垄断是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垄断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井存。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是:
①垄断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②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2)垄断下的竞争新特点
竞争引起垄断,但垄断的形成并不会完全消除竞争,而只是改变了竞争的具体日的、手段、形式和后果。
①垄断组织以垄断高额利润等特殊利益为竟争目标,而不是一般的平均利润,甚至不是一般的超额利润。
②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采用一般的和传统的经济手段,如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商品质量、改善经营服务等,更重要的是利用经济以外的手段,如政治的和军事的特殊手段,通过控制和利用政府等办法实现特殊的垄断利益。
③在竞争的主体上,分散的中小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已经让位于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④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内容,主要是垄断组织内部围绕市场份额、利润分配和领导权的争夺,以及垄断组织之间对市场份额、原料来源、科技成果等方面的垄断权的角逐,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斗争等。
⑤由于垄断组织力量强大,使竞争的强度更人、更为激烈并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总之,竞争产生垄断,而垄断又加剧了竞争。
二、简答题
4. 简述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
【答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不是生产不足,而是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的更新,是指用新的、先进的固定资本去替换旧的、落后的固定资本。
固定资本更新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当经济进入停滞阶段,出于竞争的需要,资本家开始了新一轮投资,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大量增加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设各。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从而使生产摆脱危机,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投资以加速的方式进行,把经济迅速推向繁荣的极限,从而为下次经济的全面失衡创造了条件。
(2)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了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大规模的技术更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更进一步的层次上激化创造了条件,这表现在:一方面,新的、效率更高的技术设备的采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从而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这两方面因素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并孕育着下一次危机的到来。
5. 简要说明虚拟经济的概念及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答案】(1)虚拟经济的概念
虚拟经济是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与传统的物质生产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活动相区别的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指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其本质是虚拟资本以增殖为目的进行独立化运作的权益交易。
虚拟经济按其资本的虚拟化程度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货币信用化; 实体经济产权化、证券化、票据化; 资产证券化; 完全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运行的各种金融衍生品。
(2)虚拟经济的正效应是它的发展在总体上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促进资本流向效益高的领域和企业,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以及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等。具体表现在:
①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在现代企业中,资本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优势企业的扩张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筹集社会资本。
②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资本的证券化可以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平台”。
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
④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则富效应。
(3)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负效应
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也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动摇社会信用基础。
②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
③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引发泡沫经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