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802西方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
【答案】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其原因可结合图进行分析。
图 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政府支出增加会使总支出增加。总支出增加使生产和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了,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当货币供给不变时,人们只能出售有价证券来获取从事交易增加所需货币,这就会使证券价格下降,即利率上升。反映到图中,体现为IS 曲线右移,与原有的LM 曲线相交于新的均衡点E' 。相对于原有均衡点,新的均衡点E' 所代表的利率和收入均上升。
当货币需求不变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则会使货币市场出现供过于求,这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使收入增加。反映到图中,体现为LM 曲线右移,与原有的IS 曲线相交于新的均衡点E'' 。相对于原有均衡点,新的均衡点E'' 所代表的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2. 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国开放经济中,为什么国内的利率水平与国际利率水平总能保持一致?
【答案】小国开放经济是指一国对外经济往来的规模较小,其净出口的变化不会对国际物价产生影响,其对外净投资的变化也不会对国际利率水平产生影响。
从资本流动的角度看,如果小国开放经济的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水平,将会出现国际资本流入的现象,资本流入将使资本供给上升,在资本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利率水平将下降直到与国际利率水平相等; 反之则会出现小国国内资本外流的现象,使国内利率水平上升。小国经济开放程度越高,资本流动的成本越低,使得小国国内利率水平就能与国际利率水平保持一致。
同时,由于小国资本规模有限,其资本流入或资本外流对国际资本的供求影响不大,因此国际利率水平不会受小国经济的资本流动而改变。
3. 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即为什么y=c+i+g+(x-m )而不是y=c+i+g+tr +(x-m )?
【答案】政府增加转移支付,虽然对总需求也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支出实现的。如果把政府转移支付也计入总需求,就会造成总需求的重复计算。
4. 如果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同时达到均衡而市场又往往能使其走向均衡或者说一般均衡,为什么还要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答案】之所以还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其原因在于: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尽管通过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同时均衡,但不一定能达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上的同时均衡,因此,还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生活,使其达到充分就业或消除通货膨胀。
二、计算题
5. 根据下列简化的国民收入账户计算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1)国民收入一雇员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租金和利息+总利润+政府对企业的补助=3000+90+100+500+60=3250(亿美元)。
(2)国内生产总值一国民收入+折I 日+间接税一政府对企业的补助=3750+10+150-60=3850(亿美元)。
6. 假定在某一时期,资本的增长率管为4%,劳动的增长率等为2%,实际产出的增长率等为5%,由统计资料得知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β为0.3,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α为0.70。
(1)计算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2)假定一项减少预算赤字的政策使投资增加,资本的增长率上升1%,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多少?
(3)假定实行一项减税政策使劳动供给增长1%,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又将如何变动?
【答案】(1)根据经济增长核算方程,可求得全要素增长率为:
将己知参数代入得:
即全要素增长率为2.4%。
(2)若资本的增长率上升l%,
则新的资本增长率
。代入经济增长核算方
程得:
即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
代入经济增长核算方(3)若劳动的增长率上升1%,则新的劳动增长率为
程得:
即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5.7%-5%=0.7%。
三、论述题
7. 论述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和特点。
【答案】(1)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两大类,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类政策的长期目标是一致的,一共有四个: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它们的短期目标有时候是冲突的,因此在实践中要注意两类政策的搭配使用。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日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
(2)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保持物价稳定、保持就业市场稳定以及减少贸易顺差,尽量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尽管一般来说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长,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基本上己经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恢复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的GDP 增长率为
9.2%, 2010年的GDP 增长率为10.30%, 完成了“保八”的任务,同时也远远超过了世界平均速度。中国GDP 总量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是经济的基础还小是很稳定,世界经济形势还很复杂,所以还要预防经济冉次滑坡的危险。
随着经济的复苏,物价问题凸显了出来,自2010年以来我国CPI 增幅稳步攀升,到2010年11月CPI 同比增幅已经达到了5.1%,超过了3%的增幅上限,说明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另外我国当前的就业市场比较稳定,就业形势比较乐观,我国2010年二季度的失业率为4.1%,但是并未
2010实现充分就业的最终目标。外贸方面,在人民币不断温和升值的情况下,贸易顺差持续减少,
年顺差己经降至1831亿美元,比去年减少6.4%,这有利于世界贸易均衡,也有利于平息贸易争端,所以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在国际贸易卜的基本目标应该维持小变。因此,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保持物价稳定。
(3)基于上述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一松一紧”搭配的特点。财政政策方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目的就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货币政策方面,由2008年底的积极货币政策改为现在的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其目的就是控制物价; 外汇政策方面,继续保持人民币的温和升值,其目的就是逐步减少顺差但是不至于对外贸企业造成剧烈冲击。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在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加大对农民购置农机产品的补贴力度等。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表现在中央银行抛售国债回笼货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提高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