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杭州师范大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学之中国当代文学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黄金时代》
【答案】《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之一,是一部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于是他以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性爱表现得既放浪形骸又纯净无邪,不但不觉羞耻,还轰轰烈烈地进行到底,对陈规陋习和政治偏见展开了极其尖锐而又饱含幽默的挑战。
2. 《白毛女》
【答案】《白毛女》由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是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也是由中国共产党指导创作完成的宣扬红色文化的第一部歌剧。它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开山之作、代表之作,是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石,开创了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具划时代的意义。
3. 新诗潮
【答案】20世纪70年代中国诗坛出现了大批的优秀青年诗人,他们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进行挑战,先后大量发表了当时无法让“正规”诗坛接受的充满新风格的诗。他们通过创作诗歌来反思人的本质问题,以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他们由地下秘密写作、交流转入公开写作和集会活动,形成了一个新诗潮诗歌运动。以朦胧诗为主的新诗潮诗歌运动在70年代末“思想解冻”后逐渐进入高潮时期,其标志便是1979年3月号《诗刊》上北岛短诗《回答》的发表。随着《回答》一诗的发表,“朦胧诗”开始由地下状态进入公开状态,新诗潮诗人不仅很快占领了各种文学报刊的主要版面,他们还创办了自己的民间诗歌刊物《今天》,推出了一批优秀诗人的作品,如比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严力等。
4. 尚义街六号
【答案】《尚义街六号》是于坚所写的一首关于青年时代生活与友谊的诗歌,全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尚义街六号》语言浅近,内容生活化,并呈现了许多极富幽默感的细节,人们从中既可以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也能察觉日常生活诗意的一面。这首诗没有人们习见的象征和隐喻,凭着洋溢其间的出众自如的语感,使得这首内容“普通”的诗歌具有了深刻的诗性光芒; 加上字里行间屡屡可见的机智与幽默,恰好印证了于坚1984年的短诗《我的歌》中的一句:“像上帝一样思
考,像市民一样生活。”这首诗也证明了:真正的口语诗写作,不是泛泛而谈,不是蜻蜓点水,不是“口水”,而是从生活的土壤里沉淀、淘洗出金子的写作。
5. 第三代诗
【答案】第三代诗是指由“第三代”诗人所创作的诗歌。“第三代”诗人是相对于1949~1976年间的第一代及朦胧诗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所界定的概念,泛指以朦胧诗以后到90年代这段时间出现的一批诗人。第三代诗歌具有以下特征:呈现出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倾向,倡导小人物,平民意识; 重视流派与理论建设; 在创作上高度的语言意识,用口语化的语言拓展了当代新诗发展的空间。他们把诗从群体意识中解放出来,促使中国诗歌呈现出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趋向。代表流派有非非主义、他们文学社、海上诗群等。
6. 第三代诗人
【答案】第三代诗人是指后新诗中最有代表的诗人群体。他们以反北岛的姿态出现,对原有的诗歌观念进行全面调整,反文化、反理性、反抒情。在创作方法上受朦胧诗人的影响而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后现代主义。他们开始以“后文化实验诗”进行实验、反叛,之后确立了终极生命边缘实验诗歌的立场和态度。他们人物众多,流派纷呈、各种旗帜铺天盖地,其中代表诗人有于坚、李亚伟、韩东等。
7. 先锋文学
【答案】先锋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是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出现的各种思潮、流派的总称,又称现代主义文学或现代派文学。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已经有不少作家运用现代主义手法创作,先锋文学在新时期成为一种文学潮流。其思想内容是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等方面的基本关系,着重表现这些基本关系在社会现实矛盾中的变动与异化。先锋文学主张非理性,在创作中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和重形式创新。
8. 《青春之歌》
【答案】《青春之歌》是作家杨沫创作的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反映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优秀长篇小说。全书以主人公林道静的遭遇为线索,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动荡时代为背景,以党领导的学生爱国运动为主线,描写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的觉醒和分化,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革命知识分子成长的历史道路,从而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主题:一切追求光明和进步的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同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勇敢地投入到时代的革命斗争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
二、简答题
9. 简要概括刘震云八十年代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
答:刘震云八十年代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
(1)利用民间意识反讽手法是刘震云八十年代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反讽作为西方文论中的重要美学法则和表达方式,在新时期“新写实小说”中被广泛运用,刘震云作为该流派的重要代表作家。其初期代表作《塔铺》到《新兵连》,没有“唐人绝句”式的空灵境界和淡泊悠闲的奇风异俗,而是着力于剖析社会存在中矛盾冲突的本质和生活苦涩的无奈,直至淋漓尽致的演绎着这种反讽叙事手法。
(2)在80年代,相比起另外的“新写实”小说来,刘震云对琐屑生活的讲述,有对“哲理深度”的更明显的追求,也就是对发生于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荒诞”和人的异化的持续的揭发。
(3)人性的种种弱点,和严密的社会权力机制,在刘震云所创造的普通人生活世界中,构成难以挣脱的网。生活于其间的人物难以自主地陷入原先拒绝陷入的“泥潭”,在适应这一生存环境的过程中,经历了个人精神、性格的扭曲。
【答案】
10.“新生代”诗歌的主要特征。
答:“新生代”诗歌,即“第三代”诗歌,是“第三代”诗人所创作的诗歌。“第三代”诗人是相对于19491976年间的第一代及朦胧诗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所界定的概念,泛指以朦胧诗以后到90年代这段时间出现的一批诗人。主要代表人物有:韩东、于坚、丁当、小君等。“新生代”诗歌被看做中国当代诗歌的分水岭,其诗歌具有以下特征:
(1)呈现出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倾向,倡导小人物、平民意识。
在个人经验的转变中以一种独特的姿态深刻体验现代人共有的内心世界,从人的生存状态考虑人的心理世界,内在本能意识,从而无限扩展真正属于自己的领地。
(2)重视流派与理论建设。
代表流派有1986年创立于四川的非非主义、1984年创立于南京的他们文学社、1984年成立的海上诗群,此外还有莽汉主义、圆明园诗群、星期五诗群、地平线诗歌实验小组等。其中,“非非主义”是第三代诗歌流派中惟一有明确诗歌理论主张的诗派,表现为:
①在诗歌创作方面,倡导感觉还原、意识还原和语言还原;
②在诗歌语言方面,坚持对语言施以三度程序的非非处理——超越“是”与“非”的两值价值评价,使所用语言在非两值定向化的处置中,获得多值乃至无穷的开放性,赋予语言新的更加丰富的表现力;
③在诗歌批评方面,推出创造批评法——其批评致力于一切非创造因素的清除与否或者程度怎样,这一清除工作主要体现在感觉、意识和语言三个方面。
(3)在创作上高度的语言意识,用口语化的语言拓展了当代新诗发展的空间
主体意识的不断萌发,在其诗歌中具体表现为以反英雄平民的角色审视日常生活,及其在语言延化为口语化,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完成生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