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634细胞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胞膜窟(caveolae )。
【答案】胞膜窟(caveolae )是指一种相对有序、结构相对稳定,直径
区。胞膜窟在细胞的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2. 亡复合体
【答案】凋亡复合体量为胞凋亡。
3.
复制模型细胞质中是指凋亡分子与细胞色素c 形成的复合体,相对分子
的前体被募集到复合体上并发生自动切割活化,引起细的质膜凹陷 【答案】复制模型是指环状DNA 分子在环上特定的起始点首先形成复制泡,随之沿着两个方向进行复制,复制泡逐渐扩大,形成像希腊字母“0”形状的环状DNA 双向复制模式。
4.
【答案】kinesin 的中文名称是驱动蛋白的中文名称是细胞质动力蛋白。二者均属于微管马达蛋白,主要负责为物质沿着微管运输提供能量。
二者的区别在于沿微管运动的方向不同。驱动蛋白从微管的(一)端移向微管的(+)端,是正端走向的微管发动机;细胞质动力蛋白是负端走向的微管发动机,担负小泡和各种膜结合细胞器的运输任务,同时还是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运动的动力来源。
5. 翻译
【答案】是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过程,即由
基酸顺序的过程。
6. 细线期分子中的核苷酸顺序转变为多肽链中氨
【答案】细线期是指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最初时期。在这个时期,染色质凝集成单条细线,细线与核膜相连,染色质线上有染色粒。
7. 简单扩散。
【答案】简单扩散又称自由扩散,属被动运转的一种,是指脂溶性物质或分子质量小且不带电荷的物质在膜内外存在浓度差的条件下沿着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质膜的现象。分子或离子的这种自由扩散方式的跨膜运转,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不需要膜蛋白的协助,
8. 双线期
【答案】双线期是指在第一减数分裂前期,继粗线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重组阶段结束,
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仅留几处相互联系,四分体结构变得清晰可见。在双线期可见染色体交叉。
9. 应力纤维
【答案】真核细胞胞质内由微丝平行排列构成的微丝束称为应力纤维。它参与黏合斑的形成和细胞的移动。在细胞的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中,应力纤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10.増强子
【答案】
增强子
顺序。
是指在真核生物基因的上游或下游存在的能增强基因转录的特异
二、简答题
11.简述日咳产生的细胞学原因。
【答案】百日咳毒素催化
的
亚基核糖基化,降低了与的亚基的结合水平,
使的亚基不能活化,从而阻断了受体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
12.什么是原癌基因?为什么突变后会导致细胞癌变?
【答案】(1)原癌基因的定义
原癌基因又称细胞癌基因,是指在正常细胞基因组中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起主要调控作用的基因,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
(2)原癌基因突变后导致细胞致癌的原因
①原癌基因的编码区发生突变,改变了原有的基因结构,致使编码产物的性质发生变化,使其不再具有正常的活性。
②原癌基因的调节区发生突变,从而改变了结构基因表达方式,可能大大増加表达量。
③通过染色体重排,使不在一起的基因序列同原癌基因排列在一起,可能会合成新的蛋白或融合蛋白,改变原有基因的自然活性。
上述中任何一种突变,都有可能使细胞失去正常的分裂控制,从而向恶性方向转变即发生癌变。
13.以动物细胞从胞外选择性摄取低密度脂蛋白(LDL )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的内吞过程。
【答案】(1)LDL 复合物首先与质膜上LDL 受体特异结合形成受体-LDL 复合物;
(2)网格蛋白聚集在膜内侧,在接合素蛋白的协助下导致质膜内陷,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
(3)有被小窝进一步凹陷、动力蛋白在小窝颈组装成环,使环收缩,脱落形成有被小囊泡;
(4)有被小囊泡脱去包被后与胞内体融合,LDL 进入其内;
(5)含有LDL 的胞内体与溶酶体融合,LDL 被水解。
14.在超薄切片技术中,对作为透射电镜样品包埋剂的物质有什么要求?
【答案】对制备透射电镜样品的包埋剂的要求:
(1)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并能耐受电子轰击、高温和真空挥发;
(2)在显微镜放大时不显示其本身结构;
(3)聚合时不发生明显收缩,以防止样品中的席位结构的损坏和移位;
(4)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如刚性和軔性)以利于切片;
(5)容易被电子穿透。
15.用秋水仙素处理培养的细胞以使细胞同步化。这种处理会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什么位置?什么机制阻止了细胞周期的进行?
【答案】(1)用秋水仙素处理培养的细胞后,会使细胞停留在有丝分裂中期。
(2)阻止细胞周期进行的机制为:
秋水仙素可以与微管蛋白亚基结合,而当结合有秋水仙素的微管蛋白亚基组装到微管末端后,其他的微管蛋白亚基就很难再在该处进行组装,因而秋水仙素可以抑制微管的形成,不能形成纺锤体。用低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可立即破坏细胞内的微管或纺锤体结构,使细胞周期停留在有丝分裂中期。
16.简述当细胞受到损伤或发生应激反应时,依赖线粒体的细胞凋亡途径。
【答案】当细胞受到损伤或发生应激反应时,依赖线粒体的细胞凋亡途径如下:
(1)引起细胞凋亡的胞内信号
DNA 损伤、细胞质中浓度过高、极度氧胁迫产生大量自由基等。内源信号中也有抑制细胞死亡的负控制信号,如哺乳动物中的Bcl-2和Bcl-X 蛋白。
(2)Bcl-2蛋白家族对于细胞凋亡的影响
其中有些成员促进凋亡,如Bad 、Bid 、Bax ; 有些成员抑制凋亡,
如
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外膜,有双重功能:一是阻止Cytc 从线粒体中释
放,二是与Apaf-1结合。
(3)依赖于线粒体的细胞凋亡途径
当细胞受到损伤或发生应激反应时,激活了Bel 家族中的促调亡蛋白(如Bad 、Bax ), 这些蛋白从细胞质转移到线粒体外膜并插入外膜,导致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然后Cytc 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进入胞质的Cytc 与Apaf-1、carpase-9前体等装配成多亚基蛋白复合体,caspase-9在凋亡复合体中发生自身切割而活化,激活的caspase-9作为起始caspases 激活下游的执行caspases ,然后执行caspases 作用于IG 蛋白引发细胞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
17.通过交换小的代谢产物和离子,间隙连接提供细胞间的代谢和电耦联。那为何神经元通讯主要是通过突触而不是间隙连接?
【答案】动作电位可通过间隙连接在细胞间传递,事实上心肌细胞就是以这种方式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