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804新闻与传播实务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旁观性观察

【答案】旁观性观察,又称非参加性公开观察,是指记者亮明身份,直接在现场进行目击采访,从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现场情景和事件的发展。这是最经常、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在这种观察中,记者一般不参与现场活动,也不介入争端,只是用眼睛像摄像机那样,机灵而客观地“摄取”现场的各种情景。

2. 新闻写作

【答案】新闻写作,是指用语言文字对新闻事实(事件)加以表现,包括报道角度的选取、新闻内容的组合、写作手法的使用、语言文字的运用、文本结构的安排,等等。应该说,新闻写作的创新与上述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3. 科技新闻

【答案】科技新闻是指有关科技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具体报道范围和内容包括:①党和政府有关科技政策; ②技术领域的新发现、新发明、新成果; ③科技工作的新经验、新问题; ④科技战线杰出人物的事迹; ⑤受众感兴趣的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及趣闻、珍闻等。

4. 报告文学

【答案】报告文学是指迅速、及时、形象地表现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带有新闻报道和政论性质的一种独特的文体。从内容上看,报告文学同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没什么两样,两者所要告诉读者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真人真事。

二、分析题

5. 记录内容的主要范围有哪些?

【答案】记者虽已将主要的、大部分的注意力分配在记录上,但因为注意力毕竟同时指向几个方面,加上注意力有转移性和分散性,况且,一支笔永远赶不上一张嘴,因此,在具体记录时,对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