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徐凌霄
【答案】徐凌霄(1888年一1961年),笔名彬彬、凌霄汉阁主,江苏宜兴人。1916年起继黄远生为《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所写北京通信深受读者欢迎。他的通讯内容文笔优美而富有情趣,并注意介绍有关人物的历史背景,引人人胜。他对中国传统戏曲也很有研究,是民初著名的报刊剧评专栏作家。
2. 《中国丛报》
【答案】《中国丛报》是1832年5月创办于广州的一份英文报刊。它是第一批外文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影响最大的。该刊是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倡议,广州美商同孚洋行老板奥立芬提供资金,在美国传教十裨治文的主持下创办的。其办报宗旨是:向西方人提供“有关中国及其邻邦最可靠、最有价值的情报”。其内容主要是有关中国政府动态、官员活动、政治制度、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军队状态、中外关系、法律条例、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报道,为西方全方位了解中国提供情报,出谋划策。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该刊迁至澳门,后又迁到香港,后再迁返广州,1851年12月在广州停刊,出版时间近20年。
3. 《遐迩贯珍》
【答案】《遐迩贯珍》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1853年8月1日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1856年5月停刊,共出版33期,内容以时事新闻为主,在政治上是站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对太平天国报道详实,大量刊登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1855年,该刊增出附刊《布告篇》,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该刊还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
4. 辕门抄
【答案】辕门抄是清朝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的报纸,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无报头,不定期发行,内容包括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