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710生物综合之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原初反应
【答案】原初反应是指聚光色素分子吸收光量子传到反应中心进行光化学反应的物理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
2. SRP
【答案】SRP
的全称为中文名称是信号识别颗粒。SRP 是指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由300个核苷酸组成的7SRNA 和六种蛋白结合组成的复合体,一般游离在细胞质中。当新合成多肽的信号肽从多聚核糖体上延伸暴露出来,能与信号肽识别颗粒结合,接着与内质网停泊蛋白SRP 受体结合,从而将新生肽和核糖体带到内质网上。SRP 上有三个结合位点: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SRP 受体蛋白结合位点,翻译暂停结构域。
3.
【答案】
单位膜模型。
单位膜模型是于1959年提出的质膜结构模型。电镜下发现细胞膜显示暗-明-暗的三层结构,总厚度为7.5nm , 中间层为3.5nm ,内外两层各为2nm 。暗层是蛋白质与脂质分子的头部形成,透明层是脂类分子的尾部,并建议将这种结构称为单位膜。
4. 朊病毒(prion )。
【答案】朊病毒是指仅由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生命体。
5.
细胞融合
【答案】细胞融合是指在离体条件下通过介导和培养,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或指用人工的方法把不同种的细胞通过无性方式融合成一个杂合细胞的技术)。细胞融合又分为自体细胞融合和异体细胞融合,自体细胞融合来源于同种细胞的融合,可以形成多倍体细胞;异体细胞融合来源于不同物种的细胞融合。
6. 内吞作用(endocytosis )。
【答案】内吞作用,又称入胞作用,是细胞将胞外的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转运到胞内的方式。当被转运的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靠近细胞膜并结合于细胞表面后,膜逐渐内陷将其包围,形成吞噬小泡进入细胞内。根据入胞物质的性质及大小,可将内吞作用分成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两
种类型。而根据内吞物质是否4专一性,又可将内吞作用分为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和非特异性的内吞作用两种情况。
7.
细胞周期依赖激酶
【答案】
细胞周期依赖激酶即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是一类含有一段类似氨基酸序列的蛋白,它们可以和周期蛋白结合并受后者的调,可以磷酸化其他蛋白,比如组蛋白H1、核纤层蛋白等,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8.
【答案】内体: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
有初级内体
胞核。内体膜上具有和次级内体之分,初级内体通常位于细胞质的外侧,次级内体常位于细胞质的内侧,靠近细
质子泵,使其内部为酸性。初级内体是细胞胞吞作用形成的含有内吞物的膜囊结构。在次级内体酸性条件下,受体同结合的配体分裂,重新循环到细胞质膜表面或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前溶酶体是一种次级内体。
二、选择题
9. 分析难以形成三维晶体的膜蛋白和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等大分子复合体的技术是(
A. 负染色技术
B. 冷冻蚀刻技术
C. 电镜三维重构技术
D.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答案】A
【解析】该技术将电子显微技术、电子衍射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展现出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三维结构的电子密度图。
10.用冰冻断裂和冰冻蚀刻法检测一个膜,发现其表面几乎没有孔或者泵。该膜最可能来源于下列哪一种膜?(
A. 线粒体内膜
B. 髓鞘质
C. 红血细胞
D. 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A 项,线粒体内膜上存在质子泵参与呼吸链的电子传递。C 项,红血细胞膜上存在钠钾泵参与物质运输。
11.有关膜的不对称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无论是膜内在蛋白还是膜外在蛋白,在质膜上都呈不对称分布
B.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指每种膜蛋白分子在细胞膜上都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C. 膜蛋白和糖类在细胞内外层是不对称分布的,但膜脂是对称分布的
D.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生物膜完成复杂的各种生理功能的保证
【答案】C
【解析】膜脂分子呈不对称分布,膜脂的不对称性是指同一种膜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
12.有关高尔基体的生物学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高尔基体是由大小不一、形态多变的囊泡体系组成
B.—般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目都非常多,从而较容易分离和纯化
C. 高尔基体从结构和功能上都是一种有极性的细胞器
D. 高尔基体是一个复杂的由许多功能不同的间隔所组成的完整体系
【答案】B
【解析】高尔基体在一般动物细胞中的数目较少,在含量丰富的肝细胞也仅有少量的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具有异质性,不易辨认,更难纯化和分离。
13.
转录因子同
( )。
A. 范德华力
B. 离子键
C. 氢键
D. 共价键
【答案】D
【解析】一般不形成共价键。
14.核糖体中最主要的活性部位是(
A.A 位点
B.P 位点
C.E 位点
D. 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位点
【答案】D
【解析】
该位点催化形成而肽酰
15.( )—般是活性染色质的标志。)。结合主要是是靠氨基酸同各个部分相互作用,不包括下列哪种作用力)。
A. 乙酰化
B. 甲基化
C. 磷酸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