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农业大学细胞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印迹术(blotting )。
RNA 或蛋白质转移到某种基膜【答案】印迹术是指通过电泳或毛细管作用将DNA 、(如DBM
滤纸、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的过程。由于此类过程类似于把墨渍吸到吸墨纸上而称为blotting , 可译为“印渍术”。根据转移成分的不同,印迹术分为DNA 印迹术
和蛋白质印迹术
则为伊斯特尔印迹术
2. 检验点
【答案】
检验点
胞通过周期,是控制
3. 灯刷染色体 又称限制点,指细胞对一些环境因素有一敏感点,可以限制细增殖的关键。
是指在两栖类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印迹术当用凝胶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再进行印迹时,【答案】灯刷染色体
时,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它是一个二价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由一条染色质纤维构成,每条纤维分化为主轴以及主轴两侧数以万计的侧环,而且双线期同源染色体尚未完全解除联会,因此可以见到交叉,其形状如灯刷,故名灯刷染色体。
4. 磷酸酶
【答案】从蛋白质上除去磷酸基团。对于不同的底物蛋白,去磷酸化可使其激活或失活,并终止细胞内信号转导。
5. cristae
【答案】cristae 的中文名称是嵴。嵴是指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的结构,增大了线粒体内膜的总表面积,为线粒体产能生化反应提供了充足的场所。嵴的形状、数量和排列与细胞种类及生理状况密切相关。在不同的真核生物中,线粒体嵴的形态不同:动物细胞中常见“袋状嵴”、植物细胞多为“管状嵴”。需求较多的细胞中线粒体嵴的数量较多。
6. 成纤维细胞
【答案】成纤维细胞是构成纤维性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细胞特点是:外形长而扁平,常有不规则的突起;细胞质内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微脂肪粒等、其他无特殊的分化;细胞核呈椭圆形,有明显的核仁,细胞核染色性差。成纤维细胞常与胶原纤维紧密相连,因与胶原纤维的形成有关故称为成纤维细胞。
7. 脱分化
【答案】脱分化又称去分化,是指分化细胞失去其特有的结构与功能变成具有未分化细胞特征的过程。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未分化的细胞团一一愈伤组织,即为脱分化现象,愈伤组织可进一步被诱导,使其再分化形成根和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并最终长成植株。高等动物的克隆也涉及细胞去分化的过程,但已分化细胞的细胞核需要在卵细胞质中才能完成其去分化的程序。
8. 后期促进因子复合体
【答案】
后期促进因子复合体
体开始去凝集,
核膜重建。
结合而抑制
用于
可被 主要介导两类蛋白降解:后期抑制因子和有丝分裂周期蛋激活。但是,在有丝分裂前期,
和蛋白位与
释放出来作白。前者维持姐妹染色单体粘连,抑制后期启动;后者的降解意味着有丝分裂即将结束,即染色于染色体的动粒上,在染色体结合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微管前将不能从动粒上释放,
由于
的活性。所以只有所有染色体都与纺锤体微管结合后,才有活性,才启动细胞向后期转换。
二、简答题
9. 福尔根染色是显示DNA 经典的细胞化学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目前生物学研究中常用什么方法来替代?
【答案】(1)福尔根
DNA 经弱酸染色基本原理 水解后,嘌呤碱基与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被打开,并且使脱氧核糖
试剂(无色品红与磷酸间的磷脂键断开,在脱氧核糖的一端形成游离的醛基。醛基在原位与
亚硫酸溶液)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使细胞内含有DNA 的部位呈紫红色阳性反应。紫红色
,的产生是因为反应产物的分子内有醌(醌基为发色团)凡含有DNA 的部位可呈现紫红色;而RNA
用此法处理后则被分解。
(2)福尔根染色的替代方法
目前一般采用DAPI 染色的方法,DAPI 是一种能够与DNA 强力结合的荧光染料,可以穿透细胞膜与细胞核中的双链DNA 结合而发挥标记的作用。细胞经热激处理后用DAPI 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核的形态变化。
10.叙述在内质网上合成的磷脂转运至其他膜上的两种主要方式。
【答案】合成的磷脂由内质网向其他膜的转运主要有两种方式:
(1)以出芽方式转运至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质膜上;
(2)凭借一种水溶性的载体蛋白——磷脂转换蛋白,在膜间转移磷脂,首先磷脂转换蛋白与磷脂分子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进入细胞质基质,通过自由扩散,直至遇到靶膜时,磷脂转换蛋白将磷脂释放出来,并安插在膜上,结果是磷脂从含量高的膜转移到缺少磷脂的膜上,即从磷脂合成部位转移到线粒体或过氧化物酶体上。磷脂转换蛋白对磷脂的转移具有特异性。
在
11.简述MPF 的组成和在
【答案】(1)MPF 的组成 期进程中的作用。
MPF 即成熟促进因子,是一种促进细胞成熟和分裂的调控性蛋白激酶。成熟促进因子的生化成分是两个亚单位,
一个是
(2)MPF 在
当
分子,促进细胞周期由蛋白,一个是周期蛋白B 蛋白为催化亚基,周期蛋白为调节亚基,二者结合后,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 期进程中的作用
向M 期转化,从而促进细胞成熟或分裂蛋白是其催化亚单位,周蛋白和周期蛋白结合后,MPF (CDK1)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磷酸化下游的蛋白质期蛋白是其调节亚单位。
12.如何理解“没有细胞质膜就没有细胞及细胞的生命活动”?
【答案】细胞质膜具有多样的生理功能,对于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细胞质膜就没有细胞及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质膜的功能有:
(1)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的分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出,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号的跨膜传导;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的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
(6)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7)膜蛋白的异常与某些遗传病、恶性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很多膜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相关的药物靶标。
总之,细胞质膜的功能多样而且重要,没有细胞质膜就没有细胞及细胞的生命活动。
13.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答案】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原因有:
(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单细胞生物的有机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多细胞生物的有机体由数百乃至万、亿计的细胞构成,它们既保持形态与结构的独立性,每类细胞质具有一定的功能相互协作,又具有自己独立的一套“完整”的结构体系,构成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在细胞内一切的生化过程与试管内的生化过程是根本不同的,细胞表现为有严格程序的、自动控制代谢的生命活动特征。
(3)细胞是细胞的分裂、分化活动是生命活动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的分裂、细胞体积的增长、细胞的分化与凋亡来实现的,因此,细胞是生命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这又是细胞具备繁衍世代的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