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纪实主义摄影
【答案】纪实主义摄影是摄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流派。该流派从照相机能真实还原客观事物形貌的特点出发,强调摄影的纪实性,注重直接而逼真地再现客观现实生活,崇尚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
2. 造型艺术
【答案】造型艺术是艺术形态之一,18世纪德国哲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始用这一名词。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个艺术门类。它是一种再现性艺术,也是一种静态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造型艺术习惯上分为“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两种,前者指以绘画、岩画、版画、画像石等表现自然或现实社会以及人的心理活动与想象; 后者多半指建筑艺术与图案纹样、工艺美术制品等。
3. 意向物化
【答案】意向物化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向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这是艺术创作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也只有通过这一阶段,艺术思想才能成为为人所识所知的艺术品。
4. 表演
【答案】表演是指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直接或者借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公开再现作品。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对角色塑造的完美化以及性格意义上的出色刻画,其大致分为:①影视表演,主要有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电影表演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摄影机前表演情节的艺术; 戏剧表演中演员在舞台上可以直接和观众交流; ②音乐表演,是指借助一定的音乐器材或音乐伴奏而进行的表演; ③舞蹈表演,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的表演; ④时装表演,是指设计师、企业或学术团体为提出新的设计主张,引导流行色彩、流行款式,由模特儿穿着时装在舞台、灯光、音乐等条件下所作的表演,分为商业性时装表演和艺术文化性时装表演。
5. 造型艺术的瞬间性
【答案】造型艺术的瞬间性是指造型艺术为了能够以形传神、以静写动,从而在事物运动的动静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瞬间形象,并将其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通
过将瞬间闪现的画面,把日常生活当中的典型之处捕捉出来,这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6. 新古典主义音乐
【答案】新古典主义音乐是20世纪初开始盛行的一种创作思潮,它主张音乐应回归到“古典”当中去。最典型作品有斯特拉文斯基的《阿波罗》、《妖女的亲吻》、《圣诗交响曲》等。这些作品有的选自古代神话故事,有的采用中世纪宗教题材; 在音乐上力求模仿古代音乐风格,创作手法上则多运用现代技术。
7. 艺术形象
【答案】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艺术家根据社会生活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经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蕴含情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的内涵是:艺术形象是艺术家的创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生动的图画而不是抽象的概念。
8. 艺术典型
【答案】艺术典型是指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具有广泛深刻的共性,并达到了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的艺术形象体系。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形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 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也就是既概括出事物与人物的普遍性和共性,又具备鲜明的、生动的个性和特殊性。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它要求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如:鲁迅笔下的阿Q 、罗中立的《父亲》、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
二、选择题
9.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段话的作者是( ):
A. 康德
B. 黑格尔
C. 马克思
D. 宗白华
【答案】C
【解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一著名论断,阐明了美的规律是人类劳动实践的规律之一。美的规律是指“内在的尺度”,即人的目的和愿望以及人类美化规律的统一。
10.“任何人,即使是最坏的人,他们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上帝的影子来。”这段话的作者是:( )。
A. 席勒
B. 狄德罗
C. 普希金
D. 巴尔扎克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席勒的《强盗》,它揭示了上帝的意志代表了“我们心中的纯粹理性的原则”,即人的意志中的崇高的神性。“我们意识到除非我们的意志与我们心中的纯粹理性的原则协调一致”意味着仅仅当人类意识到应该向上帝的意志靠拢,即向人的崇高的神性靠拢时,上帝才起到了提升人类道德境界的作用。这段话阐明了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即从“完整的人”到“全能的神”的典型。
三、简答题
11.简述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
【答案】(1)二者的含义
形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
(2)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①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
a. 在思维的整个过程中,抽象思维始终离不开概念; 形象思维的过程则始终离不开具体的、感性的形象。
b. 形象思维伴随情感活动; 抽象思维不允许感情用事
形象思维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并要依靠想象、联想。形象思维的目的是要创造出真情实感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抽象思维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循严密的逻辑推理,不允许感情用事。
c. 形象思维则侧重综合; 抽象思维侧重分析
形象思维则更侧重于综合,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通过事物的整体形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思维侧重分析,可以孤立地研究事物的某个局部,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和规律。
d. 形象思维的结果是典型的艺术形象; 抽象思维的结果是概念、判断、推理。
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联系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可以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相互交叉和转化、渗透,在思维活动中相辅相成,与灵感思维一起构成艺术思维。
形象思维是主要的、基本的,它具有整体性的特征,着重综合,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特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