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住院医师临床病理科题库>感染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WBC20~25/HP。经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2d,症状无好转,更换为头孢曲松钠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该患者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原因可能是()

A . A.疗程不够
B . 可能存在编码细菌DNA旋转酶的A或B亚单位基因发生突变
C . 由耐药性质粒(R因子)所引起,使痢疾杆菌产生或加强破坏抗生素的酶系
D . 庆大霉素修饰酶与AA(16)I共同作用导致耐药
E . 合并败血症

长期卧床对泌尿系统的影响是() 排尿增加。 尿钾降低。 尿钠降低。 低钙血症。 低钙尿症。 鼻咽癌经破裂孔向颅内侵犯,首先累及的颅神经是() A.Ⅴ、Ⅵ。 B.Ⅲ、Ⅳ。 C.Ⅶ、Ⅷ。 D.Ⅸ、Ⅹ、Ⅺ、Ⅻ。 E.以上都是。 下列酶中不参与水解作用的是() 环氧化物水化酶。 A-酯酶。 B-酯酶。 DT-黄素酶。 胰蛋白酶。 每根鼻黏膜纤毛向鼻咽部方向的摆动频率为() 100次/min。 200次/min。 500次/min。 1000次/min。 2000次/min。 以下关于肌肉收缩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越长,产生的肌张力最大。 等长收缩主要是维持人体的位置和姿势。 人体上肢的运动主要是等张收缩。 缺氧可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 肾上腺素则可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 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WBC20~25/HP。经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2d,症状无好转,更换为头孢曲松钠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该患者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原因可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