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住院医师外科Ⅰ阶段题库>创伤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40岁。因塌方左腰及下肢被压8小时后入院。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120次/分,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诊断首先考虑()。

A . A.感染性休克
B . 肾挫伤
C . 左下肢挫伤
D . 左下肢血栓形成
E . 挤压伤综合征

女性,27岁。于上午8点被运渣车撞倒碾压致伤。伤后在当地镇医院进行抗休克处理,后转往县医院继续抗休克,血压稳定后于下午17:37转送我院,期间除补晶体液外,未做任何检查及处理。入院检查:T38.1℃,P160次/分,R24次/分,BP60/20mmHg。被动体位,痛苦面容,面色苍白,表情淡漠,烦躁,四肢冷。全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会阴部有一16cm×7cm不规则撕裂伤口,深达肌层,出血不止,浸湿填塞纱布。RBC2.5×1012/L,Hg77g/L,HCT0.23l/L,WBC27.0×109/L,N68%,CO2CP19.6mmol/L。腹腔诊断性穿刺(-)。CT检查:腹腔内有散在低密度影、骨盆粉碎性骨折。当前,应首先采取的救治措施是()。 A.输血、输液纠正休克。 静脉滴注止血药、抗生素。 优先处理骨盆骨折。 抗休克同时在全身麻醉下施行会阴部清创和剖腹探查术。 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会阴部清创术。 女性,27岁。于上午8点被运渣车撞倒碾压致伤。伤后在当地镇医院进行抗休克处理,后转往县医院继续抗休克,血压稳定后于下午17:37转送我院,期间除补晶体液外,未做任何检查及处理。入院检查:T38.1℃,P160次/分,R24次/分,BP60/20mmHg。被动体位,痛苦面容,面色苍白,表情淡漠,烦躁,四肢冷。全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会阴部有一16cm×7cm不规则撕裂伤口,深达肌层,出血不止,浸湿填塞纱布。RBC2.5×1012/L,Hg77g/L,HCT0.23l/L,WBC27.0×109/L,N68%,CO2CP19.6mmol/L。腹腔诊断性穿刺(-)。CT检查:腹腔内有散在低密度影、骨盆粉碎性骨折。下列手术后的治疗措施中,不必要的是()。 A.全身支持治疗,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 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防治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 持续高浓度给O2,完全胃肠外营养。 维护心、肺、肾脏功能。 骨盆骨折外固定。 患者,男性,40岁。因塌方左腰及下肢被压8小时后入院。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120次/分,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是()。 A.止痛。 左下肢固定。 血液透析。 利尿。 吸氧。 男性,27岁。地震时腹部被坍塌的砖石压伤1小时,伤后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休克、腹膜刺激征。救出后急送医院剖腹探查,诊断为肝脾破裂,腹腔内积血达3000ml。手术施行肝破裂修补和脾切除术。经输血、补液,休克得到有效纠正。术后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惊恐、呼吸频率增快,进行性呼吸困难,口唇发绀。肺部听诊无异常发现。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RDS。 MODS。 SIRS。 毒血症。 菌血症。 男性,38岁。地震发生后左下肢受挤压6小时被救出。在现场对该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尽快转移伤员至安全地带,避免二次受伤。 妥善固定伤肢,制动,不用加压包扎或止血带,严禁抬高、按摩、热敷。 静滴5%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静注甘露醇利尿。 只要伤肢出现明显肿胀,剧烈疼痛,功能障碍,应立即现场切开减压。 镇静、止痛,早期应用抗生素。 患者,男性,40岁。因塌方左腰及下肢被压8小时后入院。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120次/分,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诊断首先考虑()。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