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728教育技术基础理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学系统设计
【答案】教学系统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设计教学系统、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的方案,评价试行的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2. 教育传播
【答案】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3. 系统科学
【答案】系统科学(系统理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4.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5. 电子档案袋评价
【答案】电子档案袋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综合性评价,主要是指收集学生自己认为能够证明自己的学习进步、创新精神和知识技能的成果,可以包括计划、中间过程的草稿、最终的成果、以及教师的评价、相关资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电子档案袋评价,能真实地记录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足迹,督促学生经常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6. 虚拟现实技术
【答案】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
化的虚拟环境,使用户以自然的方式感知虚拟环境中的客体并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感受的一种技术。创建和体验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环境需要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接口技术、传感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和设备的支持。
7. 信息推送技术
【答案】所谓“推送((Push )”,就是用户在初次使用时设定自己所需的信息频道,此后定制信息将通过Web 自动传输给用户,用户不必每次提出请求。此过程相对以往通过“拉取(Pull )”方式来获取信息具有很多优点。通过信息推送技术,我们能够在因特网的信息海洋中自动获取优质实用的教育信息。
8.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答案】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伸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9. 学习环境
【答案】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狭义地讲,就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分为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学校学习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家庭学习环境是指家庭为学生学习而提供的物质条件,如安静舒适的房间,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辅导学生学习的家庭成员。社会学习环境是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
10.先行组织者
【答案】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二、简答题
11.举例说明教学系统开发技术与教学系统开发模式之间的关系。
【答案】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教育技术开发范畴最主要的驱动力量。教学系统开发技术指的是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整合技术等所提供的不同的有各自特征的技术形式。
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是在教学系统开发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再现教学系统开发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教学系统开发模式的出现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教学系统开发技术两个方面不断发展的结果。教学系统开发技术与开发模式间有着‘定的联系,举例说明如下:
(1)V anPatten 模式是面向印刷媒体教学材料开发的,通常用印刷技术(开发技术)来实现此开发模式。
(2)Bergman 和Moore 模式是面向交互式电视多媒体产品开发的,通常用视听系统来实现此类开发模式。
(3)第三代ISD 模式大量使用基于计算机技术及整合技术来开发。
12.结合我国计算机教育应用和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谈谈你对构建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框架的设想。
【答案】(1)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
①网络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
②网络教育技术与仿真技术的结合;
③网络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2)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框架的设想;
①全方位,多角度开放,扩大网络教育的开放程度;
②调整网络教育的办学结构,实现多层次的人才培养;
③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向受教育者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
④加强与普通高校的交流、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⑤加速网络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实现体系化。
13.请你淡谈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的现状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答案】技能性非客观题的评价是计算机辅助评价研究的新进展。当前,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对技能性非客观题进行测评己经成为当前计算机辅助评价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下面是我对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的现状及今后研究的方向的一些看法。
(1)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的现状
当前,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的研究的最主要的成果是提出了技能性非客观题自动阅卷系统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信息模型、系统建模、形式化描述、推理机制、综合评价、信息获取技术等,以及相应的产品,包括IT 技能测评系统iTAS.IT 技能训练导师系统iTutor 等。
(2)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研究的方向
技能性非客观题测评研究应遵循后现代课程观的发展方向:建构主义理论发对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系统。其所倡导的个性化清景协作资源的重要作用对教育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只有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支持建构主义的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提出的教学设计的四大原则: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对于目前广泛开展的网络课程建设,利用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乃至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真正转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