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407海洋科学导论2007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广东海洋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海洋科学导论》(407)试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本科目满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21分,每题3分)
1. 引潮力 2. 月潮间隙 3. 水团 4. 热盐环流
5. 海洋污染 6. 大陆架 7.天然气水合物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海面上波浪向前运动时,只是波形向前传播,水质点并不随着波形前进。对于短波,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为一个 ,当波峰到达时,水质点位于 。当波谷到达时,水质点运动到 。
A .椭圆;最高点;最低点 B .圆;最高点;最低点 C .正弦曲线;最低点;最高点 D .余弦曲线;最低点;最高点
2.海水中存在着气体CO 2的溶解和电离平衡CO 2+H2O===CO32 -+2H+~①,若溶液中含有Ca 2+(或Mg 2+),同时也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Ca 2++CO32 -===CaCO3~②。大气中CO 2浓度的增加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受到广泛的关注。而海洋是大气CO 2的一个重要的调节器,由平衡①可知海水中CO 2浓度的大小决定了海水的碱度和酸度,同时,由于垂直深度的增加而引起的海水静压的增加,使得平衡反应发生变化。致使CaCO 3发生溶解现象,当水深达到一定深度,平衡②的反应方向被推向左方,海水中绝大多数的Ca 元素是以离子的形式出现。现已知此深度为1,500米,那么马里亚纳海沟和中国台湾海峡中部的沉积物类型分别为 和 。
A.厄尔尼诺现象;钙质软泥;硅质软泥 B.厄尔尼诺现象;硅质软泥;钙质软泥
C .温室效应;钙质软泥;硅质软泥 D .温室效应;硅质软泥;钙质软泥
3.地转流是由于海面发生倾斜,产生水平压强梯度力而引起海水运动,与此同时,科氏力便相应起作用,当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取得平衡时的定常流动。若因密度水平分布不均匀而形成的地转流,则在南半球,面对流去的方向,密度小的海水在 ,密度大的海水在 ,等压面自 上倾斜。
A .左侧;右侧;右向左。 B .左侧;右侧;左向右。
C .右侧;左侧;右向左。 D .右侧;左侧;左向右。
4. 领海是国土的一部分,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地域,我国宣布领海的宽度为海里;另外在下列分类中,领海一般不会在 。
A .2;海 B .5;海峡 C .20;海湾 D . 12;洋
5.陆地上高山的海拔高度是从算起,某地某时实际水深是:。
A .平均海面,某地某时潮高加上当地海图水深加上海图基准面减潮汐基准面。
B .海图深度基准面,某地某时潮高加上当地平均水深。
C .平均高潮面,某地某时潮差加上当地海图水深。
D .平均低潮面,某地某时潮升加上当地海图水深。
三、判断题(10分,每题2分)
1. 海沟与岛弧是海底地形单元中的一对孪生姊妹。大洋中脊处是新生洋壳不断增生407《海洋科学导论》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