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联合大学工商管理804管理学基础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群体
【答案】群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具有某些共同的利益需求或思想情绪、情趣,通过特定的相互关系而结成的两人以上的集体。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①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②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
2. 流程再造
【答案】流程再造又称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或企业流程再造(BPR ,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 是指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它是1993年开始在美国出现的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按照该理论的创始人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 哈默与詹姆斯. 钱皮的定义,流程再造是指“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企业再造包括企业战略再造、企业文化再造、市场营销再造、企业组织再造、企业生产流程再造和质量控制系统再造。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摒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一式。
3. 流程再造
【答案】流程再造又称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或企业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一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哈默教授和钱皮博十提出。流程再造的意义是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企业将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流程向导型企业,实现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4. 领导
【答案】领导是指领导者运用各种影响力,使其他个人或某个组织服从、接受和实现某个或某些目标的过程。领导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领导一种人际关系,是因为领导意味着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味着指挥与服从的对立统一。领导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因为领导从制定日标开始,直到实现日标,贯穿于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全过程。领导需要领导者具备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综合才能:①有效地并以负责的态度运用权力的能力; ②对人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景下需要有不同的激励因素能够了解的能力; ③鼓舞人们的能力; ④以某种活动方式来形成一种有利的气氛,以此引起激励并使人们响应激励的能力。
5. 计划
【答案】计划是指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做出具体安排的一项活动。它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
(1)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①计划管理工作。管理学家基本上都认为,计划是最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 ②以规划、预算等为主体的具体的计划形式。它们是实施计划管理职能的书面文件。其实,计划工作和计划形式是密切相关的。计划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就是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形成计划不仅是计划工作要完成的任务,也是计划执行的指南。
(2)计划的分类。企业计划根据计划的广度,可分为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根据计划的时间尺度,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根据计划的层次,可分为目的或使命、口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项目和预算等。
(3) 计划编制的主要步骤为:确定目标→认清现在→研究过去→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拟定和选择可行动计划→确定主要计划→制定派生计划→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二、简答题
6. 管理职能理论与管理角色理论有什么样的联系?
【答案】管理职能理论首先由法约尔提出,他用一套综合的职能来描述管理者的工作。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古利克的进1步推动,后者为经理们提出了管理七职能论(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职能论的主张者们认为:“那些对经营者有深入了解的人可以从中找到与之相适应的、任何一个总经理的每一种重要的活动。”
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认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管理角色,同时他又把这10种角色进一步组合成三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其中,人际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员,信息角色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两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管理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两种观点依然有很多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的管理者可能职务和所承担的职能不同,但无论承担何种职能,都在扮演着各种角色。车间主任、总经理、政府官员以及其他经理人,都可以用}一种角色来描述。
(2)不同的管理者承担的管理工作确实存在着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排斥共同角色和共同特点。同样,扮演着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的环境下,也可能承担不同的工作,发挥着不同的职能。
(3)管理职能理论和管理角色理论两者并不矛盾,侧重点不同,但阐述管理的实质却相同,两者是相互交义的。
7. 对于管理的概念,为什么不存在惟一的定义? 你对管理是怎么理解的?
【答案】(1)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不同领域,人们从事的管理实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管理对象、内外部环境、分析问题角度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管理实践的差异; 而管理实践的差异,进一步导致人们对管理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管理,即使在理论界也是如此。
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以不同学派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来透视管理,在不同的浓度上概括出管理的真谛。对管理的
这些众多解释之间并不矛盾,透过不同的解释,可以发现管理工作的诸多基本点,比如管理的目的性、管理职能的重要性、管理工作与一般作业活动的区别等。
(2)对管理的理解
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从而实现组织日标的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①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管理依存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明确地设定目标是进行管理的起点。
②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这些活动也被称为管理的职能。
③管理活动既强调目的,又注重过程。强调目的,就是要有选择地“做正确的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果问题; 注重过程,则重视“正礁地做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率问题。在效果与效率两者之中,效果是本,效率是标; 有效地管理就是要标、本兼重,“正确地去做适当的事情”。
8. 委员会工作方式有何贡献和局限性? 如何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答案】(1)委员会工作力一式的贡献
①综合各种意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集体讨论可以产生数量更多的方案; 委员会工作可以综合各种不同的专门知识; 集体讨论,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完善各种设想以及决策的质量。
②协调各种职能,加强部门间的合作:由于各职能部门的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由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这些不同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所以,组织中常通过建立由主要职能部门经理组成的执行委员会或管理委员会来协调不同部门的活动,来组织信息的交流。
③代表各方利益,诱导成员的贡献:组织是由不同成员构成的,他们分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委员会的作用,是为了使组织内的不同利益集团能够派出自己的代表,发出自己的呼声。
④组织参与管理,调动执行者的积极性:委员会工作不仅有利于决策的制定,而且有利于决策的执行。通过委员会来研究和决定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案,不仅可以使更多的人(包括计划执行者的代表)参与整个决策过程,使他们了解信息,增加知识,从而为计划的执行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而且参与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能够推动人们在执行过程中的更好合作。
(2)委员会的局限性
①时间上的延误
为了取得大体一致的意见,制定出各方面基本上都能接受的决策,委员会需要召开多次会议。这些会议通常要消费大量的时间。这种时间上的延误,可能会使组织付出极大的代价,因为行动的最好时机也许会在委员会的无休止的争论中己悄悄溜去。
决策的折中性
②委员会的工作方式降低决策质量的可能性几乎与促进决策完善的机会一样多。委员会也许最终能得到全体一致的决策,那么这种决策与其说是集体的意见,不如说是各种利益冲突的结果,是各种势力妥协、折中的产物,决策的质量是有限的,甚至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