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学(医学高级)题库>肿瘤外科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女,43岁,因右侧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直径2.5cm,腋淋巴结转移0/12。免疫组织化学:ER(-),PR(+),C-erbB2(+)。术后最适当的治疗模式为()。

A . 辅助化学治疗
B . 辅助化学治疗+放射治疗
C . 辅助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
D . 辅助化学治疗+曲妥珠单抗治疗
E . 辅助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曲妥珠单抗治疗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以平为期,而不可过”。这反映了中医治则中的() A.未病先防。 B.已病防变。 C.扶正和祛邪。 D.同病异治。 E.治病求本。 诊断代谢性酸中毒时具有价值的临床症状是() 疲乏、嗜睡。 感觉迟钝、烦躁。 面颊潮红,心率加快。 呼吸深快,呼出气带有酮味。 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神志不清。 SLE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表现为()。 偏头痛。 癫痫样发作。 周围神经炎。 失明。 偏瘫。 低钾血症出现软瘫的顺序是() 四肢肌、躯干肌、呼吸肌。 四肢肌、呼吸肌、躯干肌。 躯干肌、呼吸肌、四肢肌。 躯干肌、四肢肌、呼吸肌。 呼吸肌、四肢肌、躯干肌。 患儿,2岁。发热2天,不肯进食,口角流涎,烦闹不宁,检查见口腔粘膜广泛潮红,散布多数溃疡,舌质红,苔薄黄。治疗首选方() 凉膈散。 白虎汤。 银翘散。 导赤汤。 清热泻脾散。 患者女,43岁,因右侧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直径2.5cm,腋淋巴结转移0/12。免疫组织化学:ER(-),PR(+),C-erbB2(+)。术后最适当的治疗模式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